二月二龍抬頭丨除了剪頭髮 |這一天還可以做點啥 |【二月二日】
風水玄學

二月二龍抬頭丨除了剪頭髮 |這一天還可以做點啥 |【二月二日】

龍頭節,稱“龍抬頭節”、“青龍節”、“春龍節”,節日日期農曆二月初二,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民間傳説,此為主管雲雨龍王抬頭日,意謂著此後雨水會。

有人認為“龍抬頭”指是百蟲開始於初春甦醒:如話説“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露頭。

”中國傳統中歷代祭祀伏羲和女媧太昊陵廟會(稱人祖廟會)於農曆二月初二開始。

[1]
“二月二,龍抬頭”,傳説夏曆二月初二,降雨神龍王抬起頭來。

意味今後雨水會多了起來,有利於耕種。

一種説法是龍王思念失去女兒,因此總是農曆二月初二這天海底抬頭出來,望着失去女兒方向,寄思念。

作為“龍抬頭”二月初二則正式開始於元朝,《析津志》記載:“二月二,謂龍抬頭”[2]。

明代、清代該節日開始盛行,清人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載:
古代中國是農耕主國家,所以人們農業重視,二月處“雨水”、“驚蟄”、“春分”三個節氣之間,這時農作物需要雨水時期,故農民多透過龍崇拜來祈雨。

另外、有二月初一稱為“春龍節”説法,《中華全國風俗志》記載:
到了元朝,“農曆二月初二” 和“龍抬頭”聯繫到一起了。

描述元燕京風俗《析津志》提到,“二月二,謂龍抬頭”。

這一天人們盛行吃麪條,龍鬚“龍鬚麪”;有烙餅,叫作“龍鱗”;若包餃子,稱為“龍耳”。

明朝後,二月二增添了“燻蟲”、“炒豆”習俗。

《帝京景物》中説:“二月二日曰龍抬頭……燻牀炕,曰燻蟲,引龍蟲不出。

”[5]地方認為龍抬頭時,百蟲會甦醒,古人會這天燻牀,希望蟲趕走,希望蟲可以繼續躲洞穴不要出來。

清康熙時《大興縣志》記載,“二月二,家各葷素餅,油烹而食之,曰燻蟲。

    “二月二”有一項習俗接“姑娘”,即孃家人接回出嫁女兒,故有“二月二,帶姑娘”説。

是日食餅者謂龍鱗餅,食麪者謂龍鬚麪。

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

”這時吃餅吃麪條,婦女不能操做針線活,怕傷害了龍眼睛。

吃麪食外,這個節日引申導引風水好日子,清《宛署雜民》記載:“人呼二月二‘龍抬頭’,鄉民用灰門外蜿蜓布入宅廚,施繞水缸,呼為引龍回。

”祈求風調雨順。

中華民國時期,二月二民俗有:“二月二日,稱龍抬頭。

晨起以竿敲梁,謂敲龍頭,意謂龍蟄起陸,蓋時驚蟄之期。

農家鹹粗米麪作餅及饅頭而早餐。

婦女於是日童孩剃頭,蓋取龍抬頭意雲。

”[6]
在台灣農曆二月初二,相傳這天是土地公生日,可以去踏青祈福、求財,能吃很多美食求運;
但民間説法中,要小心觸犯兩個禁忌:
一、忌針線:這天做針線活,相傳這天蒼龍會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線會刺傷龍眼睛。

二、忌洗衣:有些地方這天洗衣服,認為可能會損傷龍皮膚。

春捲、潤餅,它外皮如蟬翼,狀似龍鱗;會吃像葱油餅這樣烙餅,寓意為“龍皮”。

麪條寓意為“龍鬚麪”,配料沒有講究,但會強調是細如髮絲的麪條,有些地方會面中加入餛飩,餛飩麪如“龍戲珠”,是吉祥象徵。

水餃,餃子形似耳朵,因此有人會吃餃子做“龍耳”。

、開始會有人油炸葷或素麪餅,寓意是“吃龍膽”,古人喊這種食物叫“薰蟲”,呼應趕走蟲類希望。

    其實,“二月二”是民間一個傳統節日,它習俗可不止剪頭髮這一個習,還包括北方龍抬頭節和南方社日節民俗活動,南北兩地風俗截然不同,這使得“二月二”我國眾多傳統節日習俗中具一格。

    “二月二”來歷是這個樣子:每到二月春風後,黃昏時“龍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東方地平線上出現,這時整個蒼龍身子隱地平線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稱“龍抬頭”。

    二月初二驚蟄前後,百蟲萌動,疾病易生,蟲害是莊稼天敵,因此人們引龍伏蟲,希望保佑人畜,五穀豐登。

    “引龍”方式有兩種:一是“撒灰引龍”,二是“汲水引龍”。

前者主要是石灰撒灶間水缸處,用以引龍出世,實際石灰有殺蟲效果;後者是晨起汲水,有祓禊意。

    東北部分地區“二月二”早晨,竿擊打房梁,謂“敲龍頭”。

龍喚醒,佑一方平安。

大人小孩還念着:“二月二,龍抬頭,倉,倉流。

”有地方院子裏灶灰撒一個個圓圈,五穀雜糧放於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預祝年五穀豐登,倉囤盈。

    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裏點燈、燒香、上供。

舊時,人們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

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蟲害,五穀豐登。

    農曆二月二是蟄龍昇天日子,北方過年有風俗,正月剃頭,生長了一個月頭髮得龍抬頭日剃掉。

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吉時,保佑孩童成長,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則寓意辭迎新,希望帶來兆頭、運氣。

故民諺説“二月二剃龍頭,一年有精神頭”。

每逢這天,家家理髮店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從節氣上説,農曆二月初,“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中國很多地方開始進入雨季。

蘇北人禮數多,其中正月裏“姑娘”是不能住孃家,初二到孃家拜了年後天趕回婆家。

但到了二月初二,孃家人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一是正月裏了時間,勞累,接回孃家歇一歇;二是一年開始,要了,所以要犒勞犒勞她。

    接回來日子裏,“姑娘”吃喝,串門聊天兒,鬆而。

而城裏人“帶姑娘”是姑娘、女婿一起帶回來吃一頓中飯。

此習俗我國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區流行,地區沿續。

    與北方祭祀龍神,南方主要土地神祭祀主,即祭社。

    南方“二月二”祭社習俗,主要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地區;此外形成了既有類似龍抬頭節習俗,祭社習俗主新“二月二”習俗,如在桂東客家地區。

    土地神古稱“社”、“社神”,傳説是管理一方土地神。

於“地載萬物”、“聚財於地”,人類產生了對土地崇拜。

進入農業社會後,土地信仰農作物聯繫一起。

我國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稱“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稱“土地伯公”。

“二月二”社日習俗內容,主要活動是祭祀土地和聚社會飲。

    農曆二月初二,江蘇蘇州民間有吃“撐腰糕”習俗,市民們來到糕點店購買“撐腰糕 ”,期盼一年裏。

    社飯起源,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秋社》中有此記載。

晉周處《風土記》載:“荊楚於是日豬羊肉調其飯,葫蘆盛相邀於人,以敦故情。

”食餈粑多廣東、廣西。

廣西賀州客家人土地節做餈粑吃,並且要放棠梨葉,傳説是吃了不怕雷公叫。

  它是一個傳統節日,農業上具有象徵意義。

春回大地,萬物生機勃勃,春耕有序展開。

外經濟貿易大學中文學院講師趙運濤表示,“龍抬頭”由來天象有關,它習俗多樣,有舞龍、社戲以及各種廟會。

  飲食習俗。

北京人要吃春餅,稱為“吃龍麟”。

此外,吃麪條稱“吃龍鬚”,吃餃子稱為“吃龍耳”,吃餛飩叫“吃龍眼”。

  “龍抬頭”是一個傳統節日。

有觀點認為,它起源於天象崇拜,與上古時代人們星辰運行認識以及農耕文化有關。

  中國二十八星宿中,古人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組合想象成龍形象,陰陽五行給五方配色説,認為東方木,屬青色,故稱其“青龍”或“蒼龍”。

  《説文解字》稱:“龍,鱗蟲,能幽能明,能細能,能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而當地平線上露出龍“角”,説春天來了,即民諺言“龍抬頭”。

  説,“蒼龍七宿”冬季時隱地平線下,等到農曆二月初後,黃昏時,角宿東方地平線上出現,但蒼龍身體隱地平線之下,所以是“龍抬頭”。

  趙運濤説,龍有很多吉祥寓意。

古代,儘管禮制森,但平民百姓並沒有放棄龍喜好和崇拜,節日裏要有龍,如正月十五要耍龍燈、舞龍;二月二“龍抬頭”。

  不過,需要注意是,這個節日經歷了一個演變過程。

  趙運濤表示,唐宋時期,人們開始過“二月二”,只不過最初“二月二”和“龍抬頭”沒有關係,其習俗主要是挑菜、踏青。

延伸閱讀…

龍抬頭

二月二龍抬頭丨除了剪頭髮,這一天還可以做點啥?

  等到南宋時期,出現了有關“龍抬頭”記載,如“今朝二月二,暫放龍抬頭”。

元代《析津志》提到,“二月二日,謂龍抬頭”。

  明清時期記載歲時節日典籍中,“二月二日龍抬頭”説法一些。

如明代《帝京景物》記載:”二月二日曰龍抬頭”。

  節日內涵以及習俗上,以來人們“龍抬頭日”作為一個祈求風調雨順、驅邪攘災、納祥轉運日子。

  陽氣生髮,萬物復甦  農業上,“龍抬頭”具有象徵意義。

  趙運濤舉例,比如“二月二,龍抬頭”象徵着萬物復甦,接下來一個節氣驚蟄,古人認為,龍是百蟲,它得醒來,到了驚蟄,才能春雷乍動、喚醒萬物。

  ,有些害蟲醒來後,有可能會危害人或者莊稼。

所以人們會這一天“燻蟲”,害蟲提前消滅掉。

  古人認為“二月二”迎來青龍,龍主管着下雨,此後雨水多了,適合耕種季節到來。

恰如民諺説“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户使耕牛”。

  南方此時有祭祀社神習俗,祭祀社神繼承是傳統“春社”習俗,春天是耕種開始,人們祭祀土地神,希望秋天能有個好收成。

  趙運濤認為,北方缺水,古人認為龍主管降雨,所以北方地區人們往往龍崇拜一些,而南方雨水,人們土地依賴一些。

  所以,是過“二月二”,北方地區習俗大多是飲食、舞龍習俗“龍”結合起來,希望多下雨;南方地區是“土地崇拜”,會有祭社神種種習俗。

  農耕文化中,“龍抬頭”標示着陽氣生髮,萬物復甦,春耕生產展開。

所以,這個節日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

  因為人們喜歡龍,所以“二月二”時很多飲食龍“冠名”,生活氣息。

  清朝《帝京歲時紀勝》裏説:“人黍面棗糕麥米物油煎食”,説那時北京人要吃一種類似煎餅食物,這民間説“吃龍皮”。

  另外,北京人要吃春餅,春餅捲起各種菜,一層一層,稱為“吃龍麟”。

是,吃麪條稱“吃龍鬚”,吃餃子稱為“吃龍耳”,吃餛飩叫“吃龍眼”。

  有些人家會準備炒糖豆原料,到了“二月二”早上,糖炒花生和黃豆,香甜可口。

有些地方講究煎燜子、吃豬頭肉。

很多習俗寄託了人們祈龍賜福願望。

  為何人們會這一天吃東西“龍”聯繫起來?趙運濤認為,這寓意“喚龍”,嘴裏斷唸叨“龍”字,龍聽到後會醒來,開始一年工作,比如降雨。

  上海、江蘇地要吃撐腰糕,説吃了後未來一年會腰疼;有地方要吃芥菜煮成粥,説可以明目,不生瘡癤。

  飲食之外,“二月二,龍抬頭”其實,有舞龍、社戲以及各種廟會。

  據明朝《帝京景物》記載,“小兒木二寸,制如棗核,置地而,一擊令起,隨一擊令遠,以近負,曰打柭柭”,這是一種小孩子比賽,類似打棒球。

今天,農曆二月初二是“龍抬頭”日子,年景,春開頭。

二月二,是中國傳統節日,那麼,什麼農曆二月二叫龍抬頭呢?這一天有哪些講究呢?一起來瞭解一下吧!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傳説是龍抬頭日子,它是中國一個傳統節日。

人們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天佑保豐收。

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主管雲雨,而農曆“二月二”這天是龍欲昇天日子。

從節氣上説,農曆二月初,“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中國很多地方開始進入雨季。

延伸閱讀…

龍抬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二月二”龍抬頭,南北習俗大不同

雖然這是規律,但古人認為這是“龍”功勞。

同時,龍中國人心目中有着地位,不僅是祥瑞之物,和風化雨主宰。

因此,有了“二月二,龍抬頭”説。

另一種説法指是過冬眠,百蟲開始甦醒。

説起“龍抬頭”習俗很多人能如數家珍,二月二人們要做什麼呢?話説“龍抬頭,天不下雨”,農曆二月二,人們期盼龍抬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素有“二月二剃龍頭”説法。

中國民間普遍認為這一天剃頭,會使人鴻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説“二月二剃龍頭,一年有精神頭”。

每逢二月二這一天,家家理髮店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舊時,正月新娘回門,媳婦走孃家。

過了正月,二月二是吉祥如意日子,所以各家接女兒回孃家。

那些懷有身孕媳婦,有龍氣帶回孃家的説法。

孃家日子裏,“姑娘”吃喝,串門聊天,鬆而。

城裏人“帶姑娘”是姑娘、女婿一起帶回來吃一頓中飯。

此習俗北方大多數地區流行,地區沿續。

二月初三為文昌誕辰日,文昌是主宰功名神,該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舉登第。

舊俗,兒童二月二這天行開筆禮,表明開始正式學習。

中國傳統文化中,每年春節過後會迎來一個節日——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節。

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户使耕牛”説,“二月二”作為傳統春耕節、農事節,一些龍相關習俗流傳。

這一天,人們會去剪新春後第一次頭髮,俗稱“剃龍頭”,祈求開年有兆頭、全年有運氣。

吃食多龍部位命名,麪條稱龍鬚麪,烙餅叫作龍鱗,餃子叫龍牙。

何謂“龍抬頭”?“二月二”這一天?從天象到民間節俗,“龍抬頭”有何特點和意義?從古代先民到如今全球華僑華人,人們龍喜愛何以流傳?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人類學民俗學系主任蕭放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解讀民俗背後文化意涵。

中新社記者:中國有民諺稱,“二月二,龍抬頭,倉,倉流”。

“二月二”作為傳統節日是如何產生?作為春耕節,古人如何慶祝這一天?蕭放:“二月二”作為節日中國傳統社會特性有關。

古代中國是農耕社會,農業是主要生產方式,人們依土而生,對土地莊稼、農作物種植重視。

立春之後農耕時間即到來,百姓為祈求豐收,對土地會有禮敬,體現出先民對土地崇拜。

2022年3月4日農曆二月初二,湖南省常寧市西嶺鎮村村民田間舞龍,祈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周秀魚春攝古代有社日,是春社及土地神生日,農曆二月初,人們會去社廟祭祀,喝酒敲鼓。

唐朝設有中和節,是企盼豐收,定二月初一。

唐宋時期,每逢這個時節,人們會去春遊踏青,出郊拾菜,謂“挑菜節”。

另外,人們要這天“迎富貴”,吃“迎富貴果子”。

現有史料,“二月二”成為龍有關節日,是後來發展演變結果。

元人熊夢祥《析津志》記載元大都風俗,已有“二月二日,謂龍抬頭”説,裏面提到,“五更時,各家石灰於井畔周遭糝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內,男子、婦人不用掃地,驚了龍眼睛”。

明代相關資料多,如《宛署雜記》稱,“宛人呼二月二‘龍抬頭’,鄉民用灰門外蜿蜒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

”龍作為民俗文化傳説中神物,能騰雲駕霧、司水布雨、消災降福,龍禮敬和喜愛藴含百姓祈求豐收心願。

蕭放:龍相關民俗文化內涵,“龍抬頭”源於古人對天文觀測和想象。

古代先民很通過觀測天象來確定農時,“龍抬頭”其中一種時節天象。

古人道附近星象劃分二十八組,稱作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分為四大組,形成“四象”,即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東方七個宿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們組成一個龍形象,其中角宿代表龍角,亢宿代表龍咽喉,氐宿代表龍爪,心宿代表龍心臟,尾宿和箕宿代表龍尾。

蒼龍七宿出沒週期一年春秋農時週期。

農曆二月初二前後,春耕開始之際,蒼龍七宿東方地平線上開始上升,露出是龍首角宿,古人形象地稱“龍抬頭”。

這是先人利用天文指導農事活動,“龍抬頭”意味着農耕季節到來,防春旱,人們通過祭祀“龍神”來求雨。

天文學中,“龍抬頭”陽曆日期,至於其農曆日期為何會二月初二這一天,我個人認為古人節日時間選擇習慣有關,比如農曆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以來是中國傳統節日。

蕭放:春社日土地祭祀習俗,“二月二”這天有“龍抬頭”相關節俗,如“引龍”。

話説,“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露頭”,農曆二月初二驚蟄前後,百蟲開始甦醒,抵抗蟲害,人們會引龍驅毒蟲。

飲食習俗上,當天吃食多龍部位命名,麪條稱龍鬚麪,烙餅叫作龍鱗,餃子是龍牙。

明朝後,這些習俗普遍,人們主要其作為求雨驅蟲節日。

趙縣範莊龍牌會2006年列入河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地每逢這個節日要舉行祭龍活動,包括迎龍牌、祭龍牌、送龍牌,寄託人們避災祈福願望。

在〈二月二龍抬頭丨除了剪頭髮 |這一天還可以做點啥 |【二月二日】〉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