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端七情説 |人體的五行 |居如人體應五行 |【人在皆心在五行中】
風水玄學

四端七情説 |人體的五行 |居如人體應五行 |【人在皆心在五行中】

古人觀念裏,金、木、水、火、土是構成世界基本物質,宇宙間一切事物,是這些物質運動變化構成。

正如《河洛原理》中記載:“太極一氣產陰陽,陰陽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隨含萬物。

”五行學説“陽説”基礎上,五行生剋規律進一步地解釋人體臟腑陰陽,説它們間存在複雜關係。

其實不管是自然界中陰陽和五行,還是人體陰陽和五行,注重是這種人和有機統一,即“天人合一”。

五行中“五”指是金、木、水、火、土,“行”是運動不息意思,它們之間存在着相生相剋關係。

這種關係是推動和維持世間萬物生、發展和變化基礎。

《命理探源》中是這樣解釋五行相生關係:“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鑽灼而生,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熱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地,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需隱於石裏,依附着山,浸潤而坐,聚土成山,有山生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氣温潤流澤,銷金水,故金生水;水生木者,水潤而能出,故水生木。

”至於五行剋,《白虎通義》中記載:“五行所以相害(剋)者,天地性,眾勝寡,故水勝火;精勝堅,故火勝金;剛勝柔,故金勝木;專勝散,故木勝土;實勝,故土勝水。

”通俗説法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人體五臟可以分為五行,即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

五行相生邏輯,肝藏血可以濟心,這木生火;心陽熱可以温暖脾氣,是火生土;脾透過運化功能產生可以滋養肺部,是土生金;肺氣下行有助於腎水,是金生水;腎精可以補肝,為水生木。

,五行相剋的邏輯,肝條達作用能夠疏泄脾壅鬱,為木克土;脾運化功能能夠防止腎水氾濫,是土克水;腎水滋潤作用能夠制止心火過,是水克火;心陽熱能肺具有制約作用,是火克金;肺能抑制肝陽上亢,這金克木。

人體五臟六腑不僅生理上是關聯,病理上是影響。

某個內臟病變往往會轉移到其他內臟上。

比如肝病會轉移到脾,脾會肝產生影響。

肝臟病變會影響到心臟、肺和腎,,其他內臟病變是如此,病理上它們具有影響關係。

《靈樞·本髒》中記載:“有諸內者,必形諸外。

”內臟病變會透過我們外表反映出來,器官會引起皮膚色澤、形態、聲音和脈象方面,醫生診斷和治療提供參考。

總體而言,五行有相生,才不會使某一種氣運動出現,五行有相剋,才能避免某一種氣運動過。

五行這種相生相剋關係,才能維持我們身體、和。

此酒美容養顏、滋陰壯陽、止髮脱髮、使髮轉、增記憶、安睡眠、益智寧神、驅夢, 並能改變其逢酒喝、喝酒醉、打人、罵人、失去理智、昏迷、多睡、手顫抖、性情、易怒、、身體失控酒後醉態, 令人不飢、抗寒耐暑、增強免疫、益壽延年。

1:改善宮寒,經! 2:改善性冷淡,促進夫妻生活! 3:預防子宮肌瘤,卵巢囊腫! 4:改善月經量,血塊! 5:,腹瀉,痔瘡! 6:改善胃寒,胃痛,胃脹痛! 8:改善風寒,關節炎! 或問四端何情。

七情何情。

曰。

形氣發而謂七情。

義理發而謂四端。

四端。

道心是。

七情。

人心是。

蓋人之一身。

酬酢萬變。

只有七情。

非七情之外有四端。

七情中雜於形氣者而拈出此四端。

如惻隱本不離愛而行。

然尋其苗脈。

自有不可亂者。

傳曰。

如保赤子。

赤子愛。

天性。

然利害相攻。

物慾交蔽。

至於貫槊上盤舞以為戲者有。

於謀害後。

掩殺己女者有。

本來慈天。

或息矣。

人心發。

見孺子匍匐入井。

則私意未及安排。

本心焉呈露。

雖使魏兵武氏見。

有不能冥然頑然不動於此。

故孟子指而言。

使學者察識而擴充。

概而論。

則四端與七情。

各有所。

而分而言。

之中。

具四端。

何者。

有人於此。

飢得食。

固矣。

然割股而啖。

有惻隱之心。

呼蹴而與之。

必有羞惡之心。

所得過望。

有辭讓心。

受當辭之間。

有是非之心。

有此四者。

隨所感而為節制。

其喜為中節矣。

蔡西山曰。

形氣猶船。

道心柁。

唯有一柁運。

雖入於波濤無害。

論。

餘六情皆然。

以此推之。

四端七情面目。

可見矣。

曰。

人道分。

可得聞其説詳歟。

曰。

人道只是理氣。

人身上言。

故言人言道。

吾家固於此。

而老,釋許多病痛。

正坐於此見不得透。

手持履。

何莫非人。

而。

然後道。

運水搬柴。

何莫非人。

而運得是。

搬得是。

然後道。

詩云。

天生蒸民。

有物有。

人是物。

道是。

本曉説。

但。

而人道兼言之。

故惹起後人許多疑惑。

朱子曰。

只是一個心。

知覺耳目上去。

便是人心。

知覺義理上去。

便是道心。

反覆此説。

大小。

人乘馬説譬之。

人借馬足以行。

馬借人智心。

人馬上。

策馭人六轡如絲。

四牡齊首。

欲速而速。

徐而徐。

功。

無蹶足之患矣。

其或人馬。

委御泛駕。

其行其止。

於人。

見豐草。

思美水則趨。

或上高陵。

或入深壑。

安能鳴和鑾。

淸節奏。

安行於周道之中乎。

或以道心發。

子時(231時)之前卧,血歸肝,以往,肝氣大傷,氣血枯,百病叢生。

然則道只在於發之前。

不行於發後。

其所謂道。

無用長物。

其所謂人。

血肉之一塊。

決非吾儒説。

或以發道心者氣。

原人心者理。

曰。

發之者氣。

所以發之者理。

此則理前所以然故。

而於後。

脈絡。

雖前説有間。

百步五十步之間耳。

退溪理髮氣發説。

與朱子千載相符。

其惠後學矣。

但剖判。

疑於四端。

七情。

無二者相配。

而為達道。

此。

四端之為四端。

七情之為七情。

有説乎。

曰。

有。

人稟陽五行氣以為生。

故以性命言。

陽為。

陰為順。

曰仁 木 曰禮 火 曰義 金 曰智 水 無不在之信 土 五。

形氣言。

陽為魂。

陰為魄。

曰肝 木 曰心 火 曰肺 金 曰腎 水 無不資之脾 土 五。

仁之發為惻隱。

禮發為辭讓。

義發為。

智發為是非。

而信其中矣。

肝發為喜為愛。

心發為樂。

肺發為怒為惡。

腎發為哀為。

脾思乎其間矣。

四端七情。

相為經緯。

無一毫參差。

矣。

曰。

喜愛屬木聞命矣。

樂何以屬火。

怒屬金聞命矣。

哀欲何以屬水乎。

曰。

喜愛屬木。

發散在外。

屬火。

怒惡屬金。

哀向內。

屬水。

而其義。

水行。

於時冬。

於性智。

始義。

喜怒六情。

皆生於欲而成於欲。

故屬水。

蓋物感情應。

彼此蕩。

故言喜有怒。

言哀。

言愛有。

分陰分陽。

待言。

而獨無對者。

之一情。

自含兩端。

故火髒空一位。

以見終始義。

此自然而然。

非假人湊合而成。

五行取類。

或。

或以終始。

或以發散收藏。

端。

惟觀其所見如何耳。

不可執一而論。

曰。

中庸雖言喜怒哀樂。

而禮記以懼代樂。

延伸閱讀…

人體的五行

四端七情説

韓文公原性篇。

今子。

何。

曰。

人與物接。

有事未來而期待心。

若懼若憂之類是。

有事留滯心。

若恨若惜類是。

其物觸於外。

髮情。

有此七者而已。

七者之外。

無他情。

禮運説。

出於夫子。

儒言。

文公論性則不知性即理。

分為三等。

論學不知劈頭大工。

欠闕。

其學差。

字而已。

故程子於學論中。

改正。

今不可復有異議。

.mw-parser-output .licenseContainer{box-sizing:border-box;margin-top:1em;margin-bottom:0.25em;clear:both;width:auto;page-break-before:always;break-before:page}.mw-parser-output .licenseContainer>div:first-child{display:table;border:2px solid #88A;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0 0;empty-cells:hide;box-sizing:border-box;margin:0 auto 0 auto;width:100%;background-color:#F7F8FF}.mw-parser-output .licenseContainer>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splay:table-row-group}.mw-parser-output .licenseContainer>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splay:table-row}.mw-parser-output .licenseContainer>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display:table-cell;padding:5px;vertical-align:middle;width:auto}.mw-parser-output .licenseContainer>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text-align:left}.mw-parser-output .licenseContainer>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nth-child(2){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licenseContainer>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nth-child(2)>div{width:100%}.mw-parser-output .licenseContainer>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nth-child(2)>div:first-child{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0 auto;text-align:left}.mw-parser-output .licenseContainer>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nth-child(2)>div:nth-child(2){display:table;border-top:1px solid #88A}.mw-parser-output .licenseContainer>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nth-child(2)>div:nth-child(2)>div{display:table-cell;vertical-align:middle}.mw-parser-output .licenseContainer>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nth-child(2)>div:nth-child(2)>div:first-child{text-align:center;padding:5px 0;width:40px}.mw-parser-output .licenseContainer>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nth-child(2)>div:nth-child(2)>div:nth-child(2){text-align:left;padding:5px;font-size:92%}.mw-parser-output .licenseContainer>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nth-child(3){text-align:right}.mw-parser-output .licensetpl{display:none}.mw-parser-output .licenseContainer.wst-collapsible-box{clear:both;margin:0.25em 0 0.25em 0;font-size:95%;background-color:#f7f8ff;border:2px solid #88A;text-align:left;line-height:1.6}.mw-parser-output .wst-license-container-title{display:inline-block;padding:0.5em}.mw-parser-output .wst-license-container-content{background:transparent;margin:0;padding:3px;text-align:left}.mw-parser-output .licenseContainer.warningLicenseContainer>div:first-child{border-color:#b22222;background-color:#ffeeee}.mw-parser-output .licenseContainer.warningLicenseContainer>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first-child>div:nth-child(2)>div:nth-child(2){border-color:#b22222}“天人合一”進而“人居合一”,而“五行説”木、火、土、金、水,應五方東、南、中、西、北,五色青、赤、黃、、,人體五臟肝、心、脾、肺、腎……應人居有卧室、廚房、書房、客廳、廁所,居室猶如五臟(還可以衍生六腑),分佈儘可能,達到養生養性最佳效果。

卧室如肝,屬木家功能是休養生息,而睡眠夜間,唯有家最安全,故卧室分量。

它作為作息場所,而木性有生髮點,肝性屬,主疏泄主升發之氣,故睡牀以及擺設木質主,以便舒展、而氣平,忌用金屬製品(是牀鋪)。

肝性屬將軍官,喜柔惡剛,金木剋而卧魂,現代科學證明,卧室擺放電器人體,同時運用木本色青綠,肝氣相濟,卧室方位以東本位,晨暉沐浴,紫氣相迎。

廚房如心,屬火“民以食為天”,“人是鐵,飯是鋼,一天不吃餓得”,回到家填肚子乃頭大事,故廚房排名前。

廚房有如人體心臟,是家居活力動力場,赤為心之正色,故有“心火”説,但是若爐灶火添加赤紅“火”,心火過盛,易生,故廚房用具裝修採用紅色,色青木,既能生火抑,且有持續生命力,而廚房有水源,制火,廚房向南以致承煙火長盛。

書房如脾,屬土脾後天本,古人有“耕讀”同本説,“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而只有讀書才是人人可為,天命,通過讀書而改變,故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居中心地位。

土性,萬物母,有生化、長養萬物特性,而脾能運化水谷,氣血生化源,有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功。

書房能增長智慧,如土性篤是人體後天本,脾喜升惡降,黃色土本色,書房燈光、書櫃適用黃色系,使人志定氣和,五行土居中,書房家居中。

客廳如肺,屬金“器官”一詞出自《黃帝內經》裏十二官。

《黃帝內徑·素問·靈蘭秘典論》人體器官給命名為十二官,心君主官,皇上;肝將軍官、肺宰相官、脾諫議官、胃倉廩官,是官。

“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

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殆,以為天下則大昌。

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而,形乃傷,以此養生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危,戒之戒之!”一、心,五臟六腑君主。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心者,君主官,神明出焉。

”君主:君,尊,治理、發號施令;主:燈中火柱,一盞燈中火柱;神明:神,天神,引出萬物者;,照,神明為天神閃電照耀大地。

心人體之中掌管神明,五行中火。

心有空,人才能明。

五臟之中肝、脾、肺、腎,有月字旁,表明是肉體,獨心不是肉體,因為其性空。

五臟之中肝開竅於目,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腎開竅於耳。

此四髒肉體,開於空竅。

心開竅於舌,主體空,開於實竅。

心空體,故主神明。

心主血脈,其華面。

心處於空靜狀態之中,血脈、,故面有光華。

於心特殊性,調心調其他臟腑不可等同而論。

,要靜心。

佛講:“血清,血清顏清。

”其次,才是調理肉體心臟。

治宜瀉火、開竅、滋陰降火,或養心安神、益氣補血,以及活血化瘀等法。

二、肺,相傅官。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肺者,相傅官,治節出焉。

”相傅:相,視,通過查看、估量做出正確選擇;傅,,輔佐宰相。

治節:治,水名子;節,竹節,意為約束。

相傅官是人體正確調節水分和營養高官,處於宰相之位。

心處於上焦,五臟之華蓋。

華,榮。

蓋,遮蔽。

肺水谷之精華合以輸送五臟及四肢百骸。

肺人體輸送營養同時,像傘保護着五臟,那衞氣遮蔽,防寒侵入。

肺氣主(宗氣),司呼吸。

《素問·五藏生成篇》曰:“諸氣者,屬於肺。

”肺給予臟腑才能產生諸氣:心氣、小腸氣;肝氣、膽氣、筋氣;脾氣、胃氣;肺氣、大腸氣;腎氣、膀胱氣。

肺朝百脈。

血運行有賴於氣推動,故能輔助心臟調節全身血液運行。

肺藏魄。

魄,陰神,人精神狀態。

人,精氣,體魄。

治宜祛風宣肺,熱潤燥,肅肺化痰,温肺化飲,滋陰降火,益氣養陰法。

三、肝,將軍官。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肝者,將軍官,謀慮出焉。

”將軍:將,,中有寸,法度而主;軍,包圍,兵車。

軍統帥兵馬位。

謀慮:慮,思;謀,思慮事。

肝人體中位於將軍位置,捍衞周身,保護君主,平叛諸(解毒),且有分寸;人思維起作用,人謀慮正誤取決於肝。

肝氣,遇事不決;肝氣亢勝,處事失於。

肝主藏血,故有“主血海”説。

人卧時血歸於肝。

肝主筋,全身筋腱,乃至血管壁滋養依賴於肝。

肝主疏泄,能助脾胃消食運化。

肝氣主動,主升發,肝髒,性喜條達,可使人氣機,神氣。

肝主謀慮,使人思維偏離軌道。

肝開竅於目,其華爪。

肝明目,使人心明眼亮。

肝心母,心肝同氣,肝可生心供血。

“肝者,羆本,魂屬。

”羆:,過勞影響肝。

當代人疾病多傷肝有關。

肝喜卧,卧時血歸於肝。

是亥時(2123時),三焦,三焦通百脈。

時(13時)肝經,陽氣入裏,氣血休息,是肝臟運行氣血時間,應處於睡狀態。

子時(231時)之前卧,血歸肝,以往,肝氣大傷,氣血枯,百病叢生。

延伸閱讀…

居如人體應五行

五行性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治宜疏肝理氣,平肝瀉火,活血通絡,養血柔肝,潛陽熄風法。

四、膽,中正官膽,肝相表裏,為中正官。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膽中正官,決斷出焉。

”中正:中,納入,納入範圍(口),加含上下通徹意;,是,一上位,放於止上,是上位止於正道。

中正乃不偏不倚,符合規矩,上下通徹。

決斷:決,行流;斷,截斷,喻人技能。

決斷二字於膽職能,而妙哉。

決斷含義有二:一拿主意做決定;二決定事情魄力。

膽像其他臟腑功能顯而易見,如:胃化食,小腸分清濁,大腸吸收水分。

膽只是一個裝着綠色膽汁囊。

可是他職能是,決斷事物。

膽,中正稟性其他臟腑有着顯著區別。

腑陽,陽主動、主瀉。

小腸、大腸、胃、膀胱,水谷一類其中處於流動和下瀉狀態。

髒,陰主靜、主藏。

心、肺、肝、脾、腎,藏精華而不瀉。

膽卻一腑兩性,沒有單一藏或瀉偏性,它藏中有瀉,瀉中有藏,如:肝膽汁時,藏而不瀉;而肝膽汁時,瀉而不藏。

“肝之餘氣,泄於膽,聚而成精。

”膽儲存和排泄膽汁職責,助於消化,故為六腑之一,但無傳化食物生理功能,且藏膽汁,髒相似,腑有別,歸屬“奇恆腑”。

膽得擔負着十一臟腑免疫功能職責。

治宜調肝利膽,清化濕熱,和解少陽,温膽安神等法。

五、膻中,臣使官。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膻中者,臣使官,喜樂出焉。

”臣使:臣,受牽制者,奉事君王者;使,命令意。

臣使官,君王而言;喜樂出焉,標誌掌管令人高興事務。

膻中處於兩乳之間中正位置,宗氣聚處。

《靈樞·海論》曰:“膻中者,氣之海。

”中心宮城。

《靈樞·論》曰:“膻中者,心主宮城。

”膻中其部位心肺,宗氣發源地,能助心肺輸傳氣血,協調陰陽,使精神,故比喻臣使官。

六、脾,諫儀官。

《素問·刺法論》曰:“脾諫儀官,知周出焉。

”諫儀:諫,,道人行;儀,論事,言得其宜儀。

諫儀是立場,論述事情。

知周:知,用口陳述;周,,善用其口,周密意。

知周之意,是口做周密陳述。

“知周”是君主官而言。

諫者,陳於君。

諫儀官需備有三德:,是非,辨善惡;二義,不瞻前顧後、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具有薄雲晴天氣概;三大度,公而無私。

脾作諫儀官具有上述美德,人體中表現:及時提醒心(含思維)君王,周身發生變化。

如:胃或五更瀉肚,是腎陽;而衄血,是中氣;而兩脅脹滿,是肝氣上亢。

脾屬土,具有坤性。

《經》講坤字是“直方大。

”直為,方為義。

君子內正外義。

人體中,脾處於狀態,行使諫儀官職能,人可避免疾病侵襲。

“脾虛,生濕生痰。

”疾病纏身,夭亡者,是脾失去了諫儀官作用。

脾主運化,主升。

《內經》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止歸於肺。

”人吃進食物,消化、吸收,乃至營養輸布全身,靠脾司職。

故,脾、胃氣血生化源,後天本。

脾,主運化水濕。

脾統血,統攝血液脈管之內運行而外溢。

脾主四肢與肌肉,使肌肉及維持活動。

脾開竅於口,其華唇,可辨別口中五位味道,可使唇紅潤。

脾病治宜健脾化濕,温陽運脾,補益中氣,益氣攝血法。

七、胃,脾相表裏,倉廩官。

《素問·刺法論》曰:“胃倉廩官,五味出焉。

”倉廩:倉,谷藏;廩,發放。

倉廩,即管理財物並發放官員。

胃,受納和水谷。

胃,主通降,降為順,降為和。

胃管理食物予以加工,時向人體輸送營養。

胃,水穀海,後天本。

《靈樞·五味》曰:“胃者,五臟六腑之海,水谷入於胃,五臟六腑稟氣於胃。

”人生存靠食物,食物靠胃加工方可吸收,所以胃是人需要氣血大海。

既然五臟六腑氣如江河歸於胃大海,善醫者下瀉法,將病聚於胃瀉掉,可事半功倍。

胃六腑主,胃燥六腑不寧。

胃火爐,萬火源,不可燥。

治療可採取温胃散寒、胃瀉火、益氣建中、消導化滯法。

八、大腸,傳道官。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大腸者,傳道官,變化出焉。

”傳道:傳,驛站意;道,通達之意。

變化:變,,改變意;化,教行於上化成於下。

大腸特徵有:一是穀物此留,有驛站意;二是通道,達出口;三是將穀物變成濁物;四是奉肺(上焦)教化,濁物化成於下。

大腸上接闌門,小腸相通,下連魄門(肛門),包括結腸和直腸。

其功能:傳化糟粕,大腸接受小腸下注消化物,吸收剩餘的水分和養料,將排泄物變為糞,排出體外。

原因,傳化功能減退。

九、小腸,心相表裏,受盛之官。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五行源自先秦時期,是一種古代中國哲學觀念和思維模式(英語:Mindset)。

中國古代不僅將金、木、水、火、土視作民用五種資源材料,後來視作氣——萬物構成要素[2][3][4],五行間相生相剋,使宇宙萬物運行變化,形成各種現象[5][6]。

五行、陰陽以及氣,同屬古代中國文化(術數和方術)一部分,是風水、算命、相術、占卦、內丹、中醫基本概念ㄧ。

五行最初是作為一種政治治理指導原則而提出,為先王訓典或上天所降賜,要天子遵循。

如《逸周書·小開武》稱武王在位二年,召周公旦問治道,敬聽天命,周公回答文王在位時所奉行作法,其中包括順明三、循用五行,三九星[7]維天,九州維地,四佐[8]維人,五行水、火、木、金、土,君王能順明三,五行乃如常。

《書·洪範》稱武王在位十三年,訪箕子問常理次序,箕子回答上天賜禹治國大法有九類,其第一項即是五行,並解説五行所行理:
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革,土曰稼穡。

其:雨水下落,和河水滋潤天之下方;火焰上燃,煙隨熱氣飄往地上方;木匠煣烤木材,塑造彎曲或筆直形狀;鍛冶匠(英語:Metalsmith)熔煉金屬礦石(英語:Native metal),其意欲,鍛造其形,或熔煉器物,換其用途[9];土壤滋養作物,能供農夫種植其種子幼苗,時收割其果禾穗。

五行,此人民日用五材[10][11][2],五材即五種資源或素材。

《國語·鄭語》中有ㄧ段呼應記載:「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成百物。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稱:「天生五材,民並之,廢一不可」杜預注五材:金、木、水、火、土。

天子執政,要確保人民能取用、獲得大地上五材,生產和殖貨[12][11]。

令五材於民利用,通行,能發揮其各自效用,水潤下、火炎上、木曲直、金從革、土稼穡,即為五行。

五行提出後,和其他五種事物相配對。

《逸周書·小開武》配五行於五色,《書·洪範》配五行於五味,《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淮南子·墬形訓》配五行於五色、五音、五味。

據《荀子·勸學》:「目五色,耳五聲,口五味」,《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為六畜,五牲,三犧,奉五味,九文,六採,五章,奉五色,為九歌,八風,七音,六律,奉五聲」,則五色形容衣服,目所視;五音/五聲形容樂曲,耳聽;五味形容食物,口嚐。

春秋戰國時代,五行不僅和五色、五音、五味相配對,和方位[13][14]、季節[13]、干支[14][15]、數字[16]、天象[17][13]、行星[18]、天氣[17][13]、器具(英語:Measuring instrument)[17][19]、身體[13][20]、德性[17][21]事物應,構成一種以「五」作為基準事物分類模式,另一方面,產生五行相生相剋[22]以及生、、墓地支三合五行結構關係[15]。

五行從原本日用五材,配對、推演其他事物,形成了一種應形式。

而五行生剋和地支三合結構關係(後衍生出旺相休囚死[23]與五行十二宮[24]),意謂著五行變成一種能用來解釋萬物變化和理論。

由此,五行成了一種能解釋朝代興衰(如五德始説)、兵法致勝(如兵陰陽/軍事術數)、時節作息(如《禮記·月令》、《黃帝內經》養生思想)、生理運行(《黃帝內經》醫學思想)學説思想源頭,同時是佔斷吉凶術數學和解釋各種災異祥瑞理論基礎之一。

戰國中晚期秦漢,五行進一步和陰陽、氣、八卦,加以聯繫、統整,擴充其理論學説內容[25][26][27],如漢代氣化宇宙論,混沌不分,到分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分出五行氣,五行氣化生萬物[6]。

氣和五行説結合,使得氣分作五類,帶有五行體性特徵[3][28]。

五行氣化宇宙論下,不但成了一種構造萬物要素,義擴充五氣之流佈通行[25][3]。

氣化宇宙論架構裡,五行並不僅指五種事物,是其體性抽象概括,五行於五種事物,而是均布萬有之中,交相間雜[3][28][29]。

五行漢代和五常相配對,以為天有五行,人有五常,木代表仁、火代表禮、土代表信、金代表義、水代表智[30][31]。

五行可用兩種空間圖象表示,一五芒星搭配五行生剋,一中央和四方空間模型。

五行“相生、間相勝”原則形成生剋五行模式。

兩兩之間總會存在“相生”或“剋”關係,故五行之間無主次分,地位。

五芒星外圍表示相生,內裏表示剋。

五方應五行:東方木、南方火、中央土、西方金、北方水。

此模式下,中央土四方於同一個層面,有控制四方意。

[33]
《易傳·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天地數五十有五。

”這裏説了十個數,五,是五個生數,五個生數各五合而得六至,是謂五個成數。

漢代經學家這十個數有解釋。

如鄭説:“《》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而五行水始,火次之,木次之,金次之,土後。

天一生水於北,地二生火於南,天三生木於東,地四生金於西,天五生土於中。

陽無偶,無配,得相成。

地六成水於北天一並,天七成火於南地二並,地八成木於東天三並,天九成金於西地四並,地十成土於中天五並。

”[34][35]
不過有文章[16]指出,先秦文獻五行數到“九”為止,《繫辭》“天地數”並不是指五行生成數,“土有成數十”是漢代時陰陽思想進入五行學説結果。

戰國時代齊國人鄒衍立陰陽家,提出王朝來自五行相勝循環。

鄒衍“五行”推演為代表王朝運數“五德”,認為五行不僅代著季節更替,預示王朝興衰。

鄒衍黃帝到夏、商、周之間朝代更替,五德循環相勝解釋,王朝興起時,上天降下代表王朝德運瑞應徵兆,預示王朝衰亡和王朝誕生。

《呂氏春秋》記載了此一學説,如殷商金德式微,姬周火德興起,其預兆: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烏銜丹書集於周社。

文王曰:“火氣勝。

”火氣勝,故其色赤,其事則火。

[36]鄒衍五德説來論證王朝正統性傳統濫觴自秦朝。

據《史記·封禪書》記載:“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

龍是帝王象徵,而黑色是水德色,是太史公雲“此其水德之瑞”。

於周居火德,鄒衍理論推演,水剋火,秦居水德印證了秦將代周而得天下。

據《始皇本紀》載,宣揚德運,秦始皇登基改元後宣佈改服色,是“衣服旄旌節旗上”
秦亡漢興後,雖然新興漢王朝沿用了五德理論來解釋其王朝正統,但朝野之中漢朝當居何德運、尚何服色爭論不休。

高祖建國初,宣佈漢承秦水德、黑色。

但以公孫臣代表一派認為,宣佈漢居剋秦水德土德。

雖然此提議遭到了丞相張蒼,但到了武帝太初元年,漢朝終於改朔易服,宣佈漢居土德、尚黃色。

而到新莽代漢時,劉向、劉歆父子五德説盛行,不但推翻了鄒衍建立到周王朝德運次序,提出了王朝德運理論:王朝德運王朝所生,而王朝德運王朝剋。

劉氏父子説法,漢當居火德、尚紅色,火生土,所以代替漢朝王莽新居土德、尚黃色。

此後,中國王朝大多五德相生來推演。

[37][38]
肝臟主宰憤怒,憤怒會傷肝臟;
心臟主宰喜樂,喜樂會傷心臟;
脾臟主宰思慮,思慮會傷脾臟;
肺主宰,會傷肺;
腎主宰恐懼,恐懼會傷腎。

《禮記·禮運》記載:「播五行於四時,和而後月生。

是三五而盈,三五而闕。

……五行、四時、十二月,相為本」,後列舉「五聲、六律、十二管……五味、六和、十二食……五色、六章、十二衣」,這是曆法一組,樂曲一組,食物一組,衣服一組。

〈禮運〉篇中,五行視曆法時間循環變化(季節交替、月相盈虧)具有關係,並且是聖人制禮本源、之一[39]。

《禮記·月令》篇中,即十二個月時令和五行相配,記述天子於各月份禮儀、行政事務、法令、禁令。

在〈四端七情説 |人體的五行 |居如人體應五行 |【人在皆心在五行中】〉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