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彩人物】尋覓八仙奇彩:石版印上的廟會盛景
風水玄學

【八仙彩人物】尋覓八仙奇彩:石版印上的廟會盛景

八仙:民間傳説與道教信仰

八仙是道教信仰中的八位神仙,具有不同背景和個性,代表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各階層的人羣。他們原本是凡人,功德圓滿後得道成仙,與一般神仙的形象截然不同。他們的傳奇故事深受民眾喜愛,成為道教文化的重要部分。

歷史淵源

八仙的説法歷經數次變遷。最早記載於唐朝,指的是李白、賀知章等文人學士。到了宋元時期,呂洞賓、鍾離權等人物逐漸融入八仙體系。明朝吳元泰的《東遊記》才正式定型為呂洞賓、鍾離權、李鐵拐、張果老、何仙姑、曹國舅、韓湘子、藍採和。

八仙彩人物 Play

人物特徵

八仙各具特色:

八仙彩人物

仙人 身分 性格 法寶
呂洞賓 純陽真人 風流倜儻 寶劍
鍾離權 漢鍾離 袒胸露乳 芭蕉扇
李鐵拐 鐵拐李 瘸腿遊方 葫蘆
張果老 果老 長壽睿智 坐騎驢
何仙姑 女仙 和善温雅 蓮花籃
曹國舅 國舅 富貴後代 拂塵
韓湘子 八仙之首 瀟灑飄逸 橫笛
藍採和 持花藍 酒仙 竹籃

傳奇故事

八仙的傳説豐富多彩。他們常在一起遊歷人間,除魔救難,體現道教的善行。其中,呂洞賓煉丹修仙、鍾離權助人脱貧、鐵拐李懲罰惡霸、張果老預測未來、何仙姑治病救人、曹國舅棄官出家、韓湘子逍遙自在、藍採和貪杯嗜酒的傳奇故事,廣為流傳。

道教信仰

八仙在道教中佔據重要地位,是全真道尊崇的祖師。道教宮廟常供奉八仙塑像,祈求平安順遂。八仙的傳説也融入道教的修煉功法中,成為丹道修成的典範。

影響

八仙的傳奇故事在民間廣泛流行,創作了許多戲劇、小説和繪畫作品。他們代表著民間對神仙世界的憧憬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體現了道教的慈悲為懷和濟世救人的精神。八仙的形象不僅存在於中國民間信仰中,也傳播到日本等其他國家,成為東方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八仙彩人物:象徵吉祥如意與民間信念的載體

八仙彩人物是中國民間傳説中八位傳奇仙人的象徵性圖案,也是民間工藝中常見的裝飾題材。這些仙人物形象各異,個性鮮明,寄託了人們對吉祥如意和美好生活的嚮往。

八仙彩的起源與傳説

八仙彩人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代的仙人崇拜,當時人們對長生不老的仙人充滿崇拜和嚮往。隨著道教的興起,八位得道成仙的仙人故事逐漸流傳,形成了八仙的傳奇。

八仙包括:

仙人 法寶 特徵
李鐵拐 葫蘆 鶴髮童顏、跛腳
鍾離權 扇子 慈祥端莊、富貴
呂洞賓 寶劍 俊朗灑脱、風流倜儻
何仙姑 荷花 美麗脱俗、清麗飄逸
曹國舅 檀板 貴氣十足、雍容華貴
韓湘子 笛子 清秀儒雅、瀟灑
藍採和 花籃 異裝打扮、天真爛漫
張果老 毛驢 慈眉白鬚、騎驢出行

八仙彩的象徵意義

八仙彩人物在民間藝術中常常被用於裝飾各種器物和建築,寄託了人們對吉祥如意的祈願。他們各有不同特徵和象徵意義,例如:

  • 李鐵拐代表長壽、辟邪
  • 鍾離權代表富貴、尊貴
  • 呂洞賓代表智慧、愛情
  • 何仙姑代表美貌、善良
  • 曹國舅代表功名、利祿
  • 韓湘子代表藝術、風流
  • 藍採和代表長生、天真
  • 張果老代表長壽、智慧

八仙彩的民間工藝

八仙彩人物在民間工藝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各種形式和風格的八仙彩藝術品層出不窮,其中包括:

  • 剪紙:利用紅色或彩色紙張剪出八仙人物,裝飾於窗户、門户等處
  • 刺繡:在絲綢或布料上繡製八仙人物,用於衣物、掛屏等裝飾
  • 木雕:雕刻出八仙人物的形象,用於傢俱、建築裝飾
  • 陶瓷:繪製或塑造出八仙人物的圖案,用於碗碟、花瓶等陶瓷器皿
  • 年畫:描繪八仙人物的傳説故事,寄託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祝願

這些八仙彩人物既是寄託民間吉祥如意、趨吉避兇的願景的載體,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豐富多彩和富有人情味的元素。它們不僅裝點著人們的生活,更傳遞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藴。

延伸閲讀…

八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八仙彩八仙的幾種排序 – 戲古天地

在〈【八仙彩人物】尋覓八仙奇彩:石版印上的廟會盛景〉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