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為什麼説每月有60日 |為什麼一天24小時 |曆法知多少 |【農曆為什麼説每月有60日】
風水玄學

農曆為什麼説每月有60日 |為什麼一天24小時 |曆法知多少 |【農曆為什麼説每月有60日】

農曆[註 1]是漢字文化圈傳統上使用陰陽合曆曆法,適用於農事生產時序,故以此名。

又稱作中曆[5]、華曆[6]、中國曆[7]。

農曆寅月歲首,傳説寅月建正始於夏朝,所以又稱作夏曆[8][9]。

中華民國成立後,孫中山宣佈格里曆作官方曆法,稱為國曆、曆,華夏傳統曆法則返稱曆、傳統曆、曆。

格里曆陽曆,而農曆是月相週期安排月份日期,故習稱曆。

不過農曆考慮了地球環繞太陽公轉週期,冬至回歸年基準確定歲實,配合季節陽光分一歲二十四節氣,所以其實算是陽曆。

閩南話稱農曆(lông-li̍k)、曆(kū-li̍k)、曆(im-li̍k)、曆(láu-li̍k),稱咱人,是「咱人的曆日」(lán-lâng ê la̍h-ji̍t)略縮[10]。

記載此曆法的曆書(作曆本、歷日、曆日、曆頭),稱為皇曆或曆。

古代曆書皇帝頒布,官方印刷,所以稱為皇曆。

多用黃色封皮,稱曆[11][12]。

古代有各種類型曆,平民稱「民曆」[13][14],上頭記載入學、安牀、裁衣、沐浴、剃頭宜忌曆注(日語:暦注)。

皇帝「御覽曆」宜忌外,有頒詔、出師、招賢、遣使軍國大事宜忌。

官吏「壬遁曆」,有上官、上冊、進表、赴任吉凶[15]。

曆外有「七政躔度曆」,記載了七曜行度用以預測天象,於今日天文年曆[16][17]。

通書得名「通天人之際」,是術數家曆傳注,增添了擇日宜忌規則、神煞起例等術數理論和方法內容[18]。

現代曆稱農民曆,包含了二十四節氣,農民務農。

農民曆雛型可追溯《夏小正》,該書記載了每個月天象、物候及民生活動農政資訊[19]。

漢武帝時曆法天象運行失合,召集羣臣制定了《太初曆》,中國傳統曆法史上一次改革,後世建立起基本曆法規則。

主導改曆太史令司馬遷採用農時相應夏正歲首,自此大都採用「夏正」[20][註 2],寅月正月[9];後朔日和節氣計算方式後世得到修訂(改為定朔、定氣)。

現行農曆是依既定基本規則,運用現代天文學成果修訂,日月實際運行軌道天文數據計算得來,而非像古代是參考座標的曆元推算後年月日。

農曆和格里曆、伊斯蘭曆、印度曆(英語:Hindu calendar)、佛曆一,是當代應用廣泛的曆法之一。

華人地區、許多少數民族地區、朝鮮半島、越南及全世界海外華人社區,農曆廣泛應於生日標記、各種民俗活動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節慶活動,中華文化象徵。

曆法是紀錄時間座標系統,多數古代民族天象來定曆法,有年和月之概念:年,四季週期,即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月,月相盈虧週期,即月球圍繞地球公轉。

測量回歸年和朔望月長度,會發現一年十二個月多大約10.875日,即單個曆或陽曆無法時年和月週期。

曆曆月是月相盈虧週期來制定,1個朔望月長約29.53日,故制訂曆月月30日,月29日,若以12個月1年,1年長度落354日或355日之間,故年只是大體上符合一個四季循環,但其長度和四季週期有一些差異,這導致新年並非於某個季節,而是推移,從冬季移動到夏季。

例如伊斯蘭曆、古希臘曆是如此。

陽曆曆年是陽視運動週期(回歸年)為制定標準,沒有月之概念,或者月只是大體符合月亮陰晴變化週期。

例如西曆月朔望月相差0.51.5日,西方語言月份與月亮同源(例如英語中monthmoon),但月亮每月日期變化沒有關係(即新月日期推移)[註 3]。

季節地區,原創曆法多陽曆,比如尼羅河定期泛濫,造就了古埃及陽曆。

華夏曆法時考慮到陽及月球運動,兼顧了年和月週期,是陰陽合曆。

夏曆依觀測月相變化,嚴格朔望月週期確定月份(定朔),農曆曆部份,12個月354日左右。

通過觀測太陽視運動黃道關係,觀察出回歸年之週期365.25日左右,太陽之高度角變化週期,影響地表氣候環境,定出二十四節氣(定氣),農曆陽曆部份。

結合時衡量到曆十二個月陽曆回歸年每年有11日,[21]使彼此能夠接近,春秋時代起即有「十九年七閏月法」;排定了閏月規則,力求調和中氣相應月份[註 4]。

如此既達到年合四季、月合圓缺,即新月於初一,新年於冬春交,達成陰陽和諧。

十九年七閏規律下,每個人其19歲倍數之生日,有機會西曆生日夏曆重合於同一日[22]。

十九年置七閏規則使用到時憲曆廢。

現在使用置閏規則,是看前後兩個冬至之間,有幾個月相週期,以此來決定該年是否置閏。

#置閏。

據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劉寶琳和杜倫大學教授理查·史蒂芬森(英語:F. Richard Stephenson)手稿,及《古今曆術考》作者譚冰補充,現代天文學而言,中國傳統曆法可用以下規則描述[23]:
現行曆法,朔分月,每個朔望月始末通過太陽和月球位置確定,每個月太陽直射月球背面之時刻,定出朔日,朔日定為初一,為每月。

每月太陽直射月球正面日期定出望日,為十五或十六日,為每月之中點日期。

一個月上旬順序習慣上稱初日,如一月十日稱為正月初十。

下旬稱為廿日,有些通勝説成念日;如一月二十二日稱為正月廿二或正月念二。

冬至所在月定義十一月,後月份為十二月、正月、二月……復十一月。

其中農曆每年第一個月習慣稱為正月,十一月及十二月稱為冬月及臘月。

表示氣候成語「十冬臘月」從此得來,字面意思即為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為一年中月份。

若兩冬月間,不計冬月剩餘11個月,需置閏。

古代曆書皇帝頒布,官方印刷,所以稱為皇曆。

條件如下:兩冬月(冬至所在月份)之間,不計冬月,若剩餘11個月(即兩冬至間有12次新月),該年不用置閏;若剩餘12個月(即兩冬至間有13次新月),置閏於兩冬月間第一個無中氣月(有時一歲可能會有兩個無中氣月,只取第一個),月序前一個月(閏月幾月後面,稱閏幾月)[24]。

採用現行定朔法,有可能會出現無中氣月但置閏狀況[註 5]。

於當前近日點冬季,冬季節氣之間,十冬臘月分配到中氣;若採無中置閏法,閏月發生夏季。

未來因近日點進動,可能改變。

定完月後,決定一年起始。

民用曆法中,正月朔日為一年開始,稱為元旦(元春旦)或(正月旦),正月初一子夜下一個正月初一子夜前時間段稱為「一年」。

有時一年內出現兩個立春,即年初一後立春,翌年年初一前再立春,稱為「雙春年」,視作吉兆。

現行曆法計算,雙春年有閏月,有閏月年有雙春,故稱「雙春兼閏月」。

相反,如果年初一翌年年初一前夕沒有立春,稱為「盲年」。

十九年週期內,雙春兼閏年及盲年各出現七次,而單春年只有五次[25][26]。

古代,官方會指定年號,並確定開始時間(奉正朔),隨後依順序紀年。

夏曆時會使用干支標註年份順序(包含歲星紀年及歲紀年),十二地支應十二生肖,比如壬辰龍年。

民間會民間信仰於節慶表示神明誕辰或傳統戲劇作品使用,如辛卯年四月十二日、甲午年臘月初七。

中華民國成立時,廢除農曆官方地位,改格里曆計算年份,同時稱正月朔日春節,廢年號制度。

現今人們直接用民國紀年或公元紀年來表示農曆年份,標示會年份後加上干支紀年,如2021年9月5日中華民國110年辛丑七月廿九。

或採用黃帝紀年,若公元前2698年黃帝紀元元年起算,公元2023年黃帝紀元4721年(主要見於農民曆,稱黃帝紀元○○○○年。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改曆改元通電》所用農曆紀年即採了時革命黨人因拒用滿清皇帝年號而改用黃帝紀元)。

天干地支60種配搭,循環復,每60年干支紀年一個週期、每60月干支紀月一個週期、每60日干支紀日一個週期、每60時辰干支紀時一個週期,干支紀年月日時合共有八字。

天干地支應到月份,採用干支紀月,這種紀月冬至所在月子月,每一年一個週期,如遇到閏月,閏月干支前月。

其中是地支中子午,在夏曆有着地位。

於這種應關係,每5年(日),干支紀月份(時辰)完成一次週期。

(干支紀月不計閏月)
十二地支中,子午太陽位置來確定,子陰,午陽,子午歲、日週期定出始末中點:
中國古代子夜日之分界,子正(00:00)為一日開始,夜子初四刻(24:00)為一日終結[27]。

但習慣中,人們傾向於認為一日開始於寅時(平旦)5點。

中國傳統一日分割12個時辰,是子時、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1個時辰於2個時,子時是下午11時上午1時,時是上午1時上午3時,以此類推。

夏曆干支來標記流水日,像如星期,無天文意義。

60干支一循環,甲子、乙丑、丙寅、……、癸亥、甲子。

比如,2013年新年歲首(西曆2月10日)是丁未日,2014年歲首(1月31日)是壬寅日。

朔望月長度29.2729.83日之間變動,是29.530588日(29日12時44分2.8秒)。

因此,農曆一個月是29日或30日,稱月及月。

每一個月起始於朔日子夜,結束於下一個朔日子夜之前。

現行曆法採取定朔法。

早期,採用平朔方法確定朔日。

觀察,確定朔望月長度,比如

29

499
940

{\displaystyle 29{\tfrac {499}{940}}}

日[註 6]。

然後,選一個日月合朔日期作曆元,每一個月增加

29

499
940

{\displaystyle 29{\tfrac {499}{940}}}

日,取整數部分即得朔日。

平朔規則下,是大小月相間,然後每15或17個月有一對月。

元授時曆起,天文台運用天體運行規律和採用實際觀測天象數據,確定每朔(太陽和月球黃經)時間,取當日朔日,即每月初一。

定朔規則下,各月大小排列並,有時會碰到四個月或是三個月。

地球橢圓地圍繞太陽公轉,速度,故節氣有二法。

時間,公轉角度定氣。

平氣法春分秋分,晝夜。

崇禎曆,曆法使用定氣。

古代,冬至到冬至之間(約

365

1
4

{\displaystyle 365{\tfrac {1}{4}}}

日),分割24段(每段

15

7
32

{\displaystyle 15{\tfrac {7}{32}}}

日),每段起始於一個節氣,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立春到立夏前春季,立夏到立秋前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冬季。

二十四節氣中,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中氣,用來確定月份。

冬至所在月份為冬月、大寒所在月份臘月、雨水所在月份為正月、春分所在月份為二月、……、小雪所在月份為十月。

十二個月份裡,各有一個中氣。

無中氣月份前一個月閏月[28]。

每個中氣干支月朔望月多21.75時,兩者異積累到程度後,朔望月閏一個月,以此達到兩者應(變化過程是:干支月,朔望月提前;當提前日數達到半個月時,閏一個朔望月,即一個干支月應兩個朔望月,於是朔望月變成推後半個月;然後朔望月繼續提前,如此循環復)。

結果是,每32.6個朔望月中有一個閏月。

實際觀測中,於定朔和定氣方法平均值存在差異,每兩個閏月並非精確地相差32~33個朔望月,而是28~36個朔望月,總體19年7閏(12×19÷7)符合32.6平均值。

定氣太陽運行位置準,二十四節氣相應於太陽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位置。

二十四節氣中,原本驚蟄雨水之前,穀雨之前。

後西漢末年劉歆雨水、驚蟄調,、穀雨調。

於克卜勒運動第二定律,地球靠近近日點時公轉速度會,當前近日點小寒附近,因此冬至到大寒兩個中氣之間相隔,29.45日;而地球靠近遠日點時公轉速度,當前遠日點小暑附近,因此夏至到大暑兩個中氣之間相隔,31.45日(北半球準)。

當中氣間隔可以朔望月(≈29.53日)時,一個月可能完全兩個中氣日之間,此時這個月沒有中氣。

反之,當中氣間隔朔望月短時,兩個中氣可能完全兩個朔日之間,此時一個月內有兩個中氣。

冬至日子夜到冬至日子夜前「一歲」。

一歲365日,有時366日。

冬至所在月定為冬月(或子月,天干地支記月)。

不計冬至月,一歲包含1112個整月,包含12個整月時,第一個無中氣月份閏月,此乃無中置閏法。

若冬至子月朔日,前一歲閏月;若冬至晦日,則冬至後之一歲閏月。

1年有12個月或13個月。

包含13個月年份閏年。

1810年立春2409年除夕(立春前日)600年間7421個月中,有雙中氣月19個,無中氣月240個,221閏,閏月分佈如下:
下一次閏冬月出現於2033年。

(2033年問題)前一次閏正月出現於1651年,下一次閏正月會出現於2262年;首次閏臘月出現於3358年。

對冬至理解有「冬至日」與「冬至時刻」兩種。

冬至日是日影正午,即是正午接近冬至時刻日。

「冬至時刻」是太陽直射點運動到最南點(南迴歸線)之時刻,或是太陽黃經達到270°之時刻,可通過科學推算和觀測精確到幾分幾秒。

目前中國大陸使用農曆國家標中,冬至定義太陽地心視黃經達到270°時刻[29]。

於定朔平朔及定氣平氣間差異,引發了冬至是歸於上一月還是下一月爭議,如1984年、2014年、2033年問題。

置閏法有遵循亙古傳統平氣置閏,現行是定氣日算置閏,氣置閏,即朔、冬至時後劃分。

隋唐曆法逐開朔、定冬至到時分。

明朝李天經建議,中氣時刻是否介乎兩朔時刻之間,來決定該月是否有此中氣,例如崇禎十五年小雪雖十一月初一日,但小雪時刻十一月朔點之前,此法屬十月[30],如此法則可減少雙中氣月之次數,並使置閏法獨立於時區。

台灣小商家習慣初二和十六供奉福德正神,稱為「作牙」[31]。

農曆新年(中國大陸稱為春節),即農曆正月初一日,古代稱為「元旦」、「」,越南稱為Tết Nguyên Đán(節元旦) ,韓國稱為설날。

農曆新年是一年中節日。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越南、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國家和地區法定假日。

上巳節,即農曆三月初三日,韓國稱為삼짇날。

端午節,即農曆五月初五日,越南稱為Tết Đoan Ngọ(節端午),韓國稱為단오(端午)或수릿날(戌衣日/水瀨日,同音,兩種漢字寫法韓國可用)。

七夕,即農曆七月初七日晚上,越南稱為Thất tịch(七夕),韓國稱為칠석(七夕)。

重陽節,即農曆九月初九日,越南稱為Tết Trùng Cửu(節重九)。

元宵節、上元節,農曆正月十五日,越南稱為Tết Thượng Nguyên(節上元),韓國稱為대보름(보름)。

範的曆法是中國陽曆,太陽一個東昇西落是一日,走黃道一個30度是一月,一圈360度是一年,沒有月月平月閏月,公曆是啥東西呀?什麼要閏一天?幹嘛人規定二月28天而不是30天或31天呢,説了“公曆是個宗教曆法”,還傻乎乎全世界通用!不識貨中國人去風,抱着小朋友看月亮閏一個月曆寶貝,不是中國人人,而是中國人跑去撈錢去了。

農曆採天干地支紀年法,60年一個週期,週而復始。

農曆[註 1]是漢字文化圈傳統上使用陰陽合曆曆法,適用於農事生產時序,故以此名。

真人你批算八字命格,農曆寅月歲首,傳説寅月建正始於夏朝,所以又稱作夏曆[8][9]。

真人你批算八字命格,中華民國成立後,孫中山宣佈格里曆作官方曆法,稱為國曆、曆,華夏傳統曆法則返稱曆、傳統曆、曆。

格里曆陽曆,而農曆是月相週期安排月份日期,故習稱曆。

不過農曆考慮了地球環繞太陽公轉週期,冬至回歸年基準確定歲實,配合季節陽光分一歲二十四節氣,所以其實算是陽曆。

閩南話稱農曆(lông-li̍k)、曆(kū-li̍k)、曆(im-li̍k)、曆(láu-li̍k),稱咱人,是「咱人的曆日」(lán-lâng ê la̍h-ji̍t)略縮[10]。

記載此曆法的曆書(作曆本、歷日、曆日、曆頭),稱為皇曆或曆。

  我單位收到大量人民來信和電話諮詢:的曆書為什麼會出現節氣時刻?我們哪個準?一些出版社出版日曆書 (長期歷表)中刊登節氣,是,有正確值相差幾十分鐘 (於半時)。

多用黃色封皮,稱曆[11][12]。

古代有各種類型曆,平民稱「民曆」[13][14],上頭記載入學、安牀、裁衣、沐浴、剃頭宜忌曆注(日語:暦注)。

皇帝「御覽曆」宜忌外,有頒詔、出師、招賢、遣使軍國大事宜忌。

官吏「壬遁曆」,有上官、上冊、進表、赴任吉凶[15]。

曆外有「七政躔度曆」,記載了七曜行度用以預測天象,於今日天文年曆[16][17]。

通書得名「通天人之際」,是術數家曆傳注,增添了擇日宜忌規則、神煞起例等術數理論和方法內容[18]。

現代曆稱農民曆,包含了二十四節氣,農民務農。

農民曆雛型可追溯《夏小正》,該書記載了每個月天象、物候及民生活動農政資訊[19]。

漢武帝時曆法天象運行失合,召集羣臣制定了《太初曆》,中國傳統曆法史上一次改革,後世建立起基本曆法規則。

主導改曆太史令司馬遷採用農時相應夏正歲首,自此大都採用「夏正」[20][註 2],寅月正月[9];後朔日和節氣計算方式後世得到修訂(改為定朔、定氣)。

現行農曆是依既定基本規則,運用現代天文學成果修訂,日月實際運行軌道天文數據計算得來,而非像古代是參考座標的曆元推算後年月日。

農曆和格里曆、伊斯蘭曆、印度曆(英語:Hindu calendar)、佛曆一,是當代應用廣泛的曆法之一。

華人地區、許多少數民族地區、朝鮮半島、越南及全世界海外華人社區,農曆廣泛應於生日標記、各種民俗活動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節慶活動,中華文化象徵。

曆法是紀錄時間座標系統,多數古代民族天象來定曆法,有年和月之概念:年,四季週期,即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月,月相盈虧週期,即月球圍繞地球公轉。

60干支一循環,甲子、乙丑、丙寅、……、癸亥、甲子。

曆曆月是月相盈虧週期來制定,1個朔望月長約29.53日,故制訂曆月月30日,月29日,若以12個月1年,1年長度落354日或355日之間,故年只是大體上符合一個四季循環,但其長度和四季週期有一些差異,這導致新年並非於某個季節,而是推移,從冬季移動到夏季。

陽曆年份是以太陽運動週期(回歸年)作為標準,並沒有考慮到月亮變化。

例如西曆月朔望月相差0.51.5日,西方語言月份與月亮同源(例如英語中monthmoon),但月亮每月日期變化沒有關係(即新月日期推移)[註 3]。

季節地區,原創曆法多陽曆,比如尼羅河定期泛濫,造就了古埃及陽曆。

華夏曆法時考慮到陽及月球運動,兼顧了年和月週期,是陰陽合曆。

夏曆依觀測月相變化,嚴格朔望月週期確定月份(定朔),農曆曆部份,12個月354日左右。

通過觀測太陽視運動黃道關係,觀察出回歸年之週期365.25日左右,太陽之高度角變化週期,影響地表氣候環境,定出二十四節氣(定氣),農曆陽曆部份。

結合時衡量到曆十二個月陽曆回歸年每年有11日,[21]使彼此能夠接近,春秋時代起即有「十九年七閏月法」;排定了閏月規則,力求調和中氣相應月份[註 4]。

如此既達到年合四季、月合圓缺,即新月於初一,新年於冬春交,達成陰陽和諧。

十九年七閏規律下,每個人其19歲倍數之生日,有機會西曆生日夏曆重合於同一日[22]。

現在使用置閏規則,是看前後兩個冬至之間,有幾個月相週期,以此來決定該年是否置閏。

據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劉寶琳和杜倫大學教授理查·史蒂芬森(英語:F. Richard Stephenson)手稿,及《古今曆術考》作者譚冰補充,現代天文學而言,中國傳統曆法可用以下規則描述[23]:
現行曆法,朔分月,每個朔望月始末通過太陽和月球位置確定,每個月太陽直射月球背面之時刻,定出朔日,朔日定為初一,為每月。

農曆新年(中國大陸稱為春節),即農曆正月初一日,古代稱為「元旦」、「」,越南稱為Tết Nguyên Đán(節元旦) ,韓國稱為설날。

一個月上旬順序習慣上稱初日,如一月十日稱為正月初十。

下旬稱為廿日,有些通勝説成念日;如一月二十二日稱為正月廿二或正月念二。

冬至所在月定義十一月,後月份為十二月、正月、二月……復十一月。

其中農曆每年第一個月習慣稱為正月,十一月及十二月稱為冬月及臘月。

表示氣候成語「十冬臘月」從此得來,字面意思即為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為一年中月份。

若兩冬月間,不計冬月剩餘11個月,需置閏。

現行曆法時憲曆時,廢除「十九年置七閏」,以及修改「無中氣置閏」規則,改為滿足條件下,對第一個無中氣月置閏。

兩個冬至之間只有11次新月,需要增加閏月;而當有12次新月,意味著有12個月份,則需要兩個冬至之間第一個無中氣月份加入閏月。

該閏月所在月份,即為閏幾月。

採用現行定朔法,有可能會出現無中氣月但置閏狀況[註 5]。

於當前近日點冬季,冬季節氣之間,十冬臘月分配到中氣;若採無中置閏法,閏月發生夏季。

未來因近日點進動,可能改變。

定完月後,決定一年起始。

民用曆法中,正月朔日為一年開始,稱為元旦(元春旦)或(正月旦),正月初一子夜下一個正月初一子夜前時間段稱為「一年」。

有時一年內出現兩個立春,即年初一後立春,翌年年初一前再立春,稱為「雙春年」,視作吉兆。

現行曆法計算,雙春年有閏月,有閏月年有雙春,故稱「雙春兼閏月」。

相反,如果年初一翌年年初一前夕沒有立春,稱為「盲年」。

十九年週期內,雙春兼閏年及盲年各出現七次,而單春年只有五次[25][26]。

古代,官方會指定年號,並確定開始時間(奉正朔),隨後依順序紀年。

夏曆時會使用干支標註年份順序(包含歲星紀年及歲紀年),十二地支應十二生肖,比如壬辰龍年。

民間會民間信仰於節慶表示神明誕辰或傳統戲劇作品使用,如辛卯年四月十二日、甲午年臘月初七。

中華民國成立時,廢除農曆官方地位,改格里曆計算年份,同時稱正月朔日春節,廢年號制度。

現今人們直接用民國紀年或公元紀年來表示農曆年份,標示會年份後加上干支紀年,如2021年9月5日中華民國110年辛丑七月廿九。

或採用黃帝紀年,若公元前2698年黃帝紀元元年起算,公元2023年黃帝紀元4721年(主要見於農民曆,稱黃帝紀元○○○○年。

天干地支60種配搭,循環復,每60年干支紀年一個週期、每60月干支紀月一個週期、每60日干支紀日一個週期、每60時辰干支紀時一個週期,干支紀年月日時合共有八字。

天干地支應到月份,採用干支紀月,這種紀月冬至所在月子月,每一年一個週期,如遇到閏月,閏月干支前月。

其中是地支中子午,在夏曆有着地位。

於這種應關係,每5年(日),干支紀月份(時辰)完成一次週期。

十二地支中,太陽位置來確定子午位置。

子代表陰,午代表陽氣時。

子午位置,可以確定出子午年和子午日週期始末。

古代中國,子正(00:00)視為一天開始,夜子初四刻(24:00)視為一天結束[27]。

但習慣中,人們傾向於認為一日開始於寅時(平旦)5點。

中國傳統一日分割12個時辰,是子時、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1個時辰於2個時,子時是下午11時上午1時,時是上午1時上午3時,以此類推。

夏曆干支來標記流水日,像如星期,無天文意義。

比如,2013年新年歲首(西曆2月10日)是丁未日,2014年歲首(1月31日)是壬寅日。

朔望月長度29.2729.83日之間變動,是29.530588日(29日12時44分2.8秒)。

因此,農曆一個月是29日或30日,稱月及月。

每一個月起始於朔日子夜,結束於下一個朔日子夜之前。

早期,採用平朔方法確定朔日。

觀察,確定朔望月長度,比如然後,選一個日月合朔日期作曆元,每一個月增加日,取整數部分即得朔日。

平朔規則下,是大小月相間,然後每15或17個月有一對月。

元授時曆起,天文台運用天體運行規律和採用實際觀測天象數據,確定每朔(太陽和月球黃經)時間,取當日朔日,即每月初一。

定朔規則下,各月大小排列並,有時會碰到四個月或是三個月。

地球橢圓地圍繞太陽公轉,速度,故節氣有二法。

時間,公轉角度定氣。

平氣法春分秋分,晝夜。

崇禎曆,曆法使用定氣。

古代,冬至到冬至之間(日),分割24段(每段日),每段起始於一個節氣,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立春到立夏前春季,立夏到立秋前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冬季。

二十四節氣中,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中氣,用來確定月份。

十二個月份裡,各有一個中氣。

每個中氣干支月朔望月多21.75時,兩者異積累到程度後,朔望月閏一個月,以此達到兩者應(變化過程是:干支月,朔望月提前;當提前日數達到半個月時,閏一個朔望月,即一個干支月應兩個朔望月,於是朔望月變成推後半個月;然後朔望月繼續提前,如此循環復)。

結果是,每32.6個朔望月中有一個閏月。

實際觀測中,於定朔和定氣方法平均值存在差異,每兩個閏月並非精確地相差32~33個朔望月,而是28~36個朔望月,總體19年7閏(12×19÷7)符合32.6平均值。

定氣太陽運行位置準,二十四節氣相應於太陽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位置。

二十四節氣中,原本驚蟄雨水之前,穀雨之前。

後西漢末年劉歆雨水、驚蟄調,、穀雨調。

於克卜勒運動第二定律,地球靠近近日點時公轉速度會,當前近日點小寒附近,因此冬至到大寒兩個中氣之間相隔,29.45日;而地球靠近遠日點時公轉速度,當前遠日點小暑附近,因此夏至到大暑兩個中氣之間相隔,31.45日(北半球準)。

當中氣間隔可以朔望月(≈29.53日)時,一個月可能完全兩個中氣日之間,此時這個月沒有中氣。

反之,當中氣間隔朔望月短時,兩個中氣可能完全兩個朔日之間,此時一個月內有兩個中氣。

一歲365日,有時366日。

冬至所在月定為冬月(或子月,天干地支記月)。

不計冬至月,一歲包含1112個整月,包含12個整月時,第一個無中氣月份閏月,此乃無中置閏法。

延伸閱讀…

農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農曆為什麼説每月有60日】曆法知多少

若冬至子月朔日,前一歲閏月;若冬至晦日,則冬至後之一歲閏月。

1810年立春2409年除夕(立春前日)600年間7421個月中,有雙中氣月19個,無中氣月240個,221閏,閏月分佈如下:
下一次閏冬月出現於2033年。

(2033年問題)前一次閏正月出現於1651年,下一次閏正月會出現於2262年;首次閏臘月出現於3358年。

冬至日是日影正午,即是正午接近冬至時刻日。

「冬至時刻」是太陽直射點運動到最南點(南迴歸線)之時刻,或是太陽黃經達到270°之時刻,可通過科學推算和觀測精確到幾分幾秒。

目前中國大陸使用農曆國家標中,冬至定義太陽地心視黃經達到270°時刻[29]。

於定朔平朔及定氣平氣間差異,引發了冬至是歸於上一月還是下一月爭議,如1984年、2014年、2033年問題。

置閏法有遵循亙古傳統平氣置閏,現行是定氣日算置閏,氣置閏,即朔、冬至時後劃分。

明朝李天經建議,中氣時刻是否介乎兩朔時刻之間,來決定該月是否有此中氣,例如崇禎十五年小雪雖十一月初一日,但小雪時刻十一月朔點之前,此法屬十月[30],如此法則可減少雙中氣月之次數,並使置閏法獨立於時區。

台灣小商家習慣初二和十六供奉福德正神,稱為「作牙」[31]。

相反,如果年初一翌年年初一前夕沒有立春,稱為「盲年」。

上巳節,即農曆三月初三日,韓國稱為삼짇날。

端午節,即農曆五月初五日,越南稱為Tết Đoan Ngọ(節端午),韓國稱為단오(端午)或수릿날(戌衣日/水瀨日,同音,兩種漢字寫法韓國可用)。

七夕,即農曆七月初七日晚上,越南稱為Thất tịch(七夕),韓國稱為칠석(七夕)。

重陽節,即農曆九月初九日,越南稱為Tết Trùng Cửu(節重九)。

元宵節、上元節,農曆正月十五日,越南稱為Tết Thượng Nguyên(節上元),韓國稱為대보름(보름)。

  目前世界通用日曆是陽曆,它起點國際上定義耶穌誕生日,週期是地球繞太陽運行週期。

實際使用主要日曆陽曆,有曆和農曆。

曆考慮是月亮運行週期,農曆則時考慮月亮和太陽兩者。

  於地球轉、地球繞太陽公轉和月亮繞地球公轉3個週期之間不是整倍數關係,因此曆法制定者需要協調這3種週期,協調方法產生了曆法。

  陽曆根地球繞太陽公轉週期來確定一年長度,接着確定月長度。

陽曆月有28天、29天、30天、31天,月和小月出現次序有些無序。

  陽曆制定,需要協調地球自轉週期和地球繞太陽公轉週期。

人們“年”長度測量精度提高,陽曆斷。

  公元前45年,羅馬皇帝儒略·凱撒採用了埃及天文學家時間進行測量後結果,確定一年365.25天。

他們當時制定陽曆基本思路是:使陽曆年有兩種度,一是於迴歸年,定為365日,叫做平年;一是於迴歸年,定為366日,叫做閏年。

  然後解決“幾年一閏”,合理設置閏年問題。

一個迴歸年零數6時,積累4年一日,設置“四年一閏”合理。

  凱撒生日7月,於是月定月,每月31天,6個月186天;2月份以外雙月定月,每月30天,5個月150天;2月,閏年時設為30天,平年是設為29天。

這樣,一年366或365天形成。

  凱撒去世後,他侄子屋大維即位。

屋大維生於8月,而8月是月,這讓他生氣,後果。

  天文學家沒辦法,8月改成月。

於是8月後偶數月(10月和12月)改成月,奇數月(9月和11月)改成月。

如此:月有1、3、5、7、8、10、12共7個月217天,月有4、6、9、11共4個月120天,這時2月改成平年28天和閏年29天。

這樣陽曆曆法,叫做奧古斯都歷。

  雖然奧古斯都歷搞亂了大小月次序,但這種曆法協調了地球自轉和公轉週期,起來還算。

  奧古斯都歷使用了一千多年後,天文學家發現了問題。

一年365天並不是多6時,而是多了6時減去650秒。

別小看這650秒,累計400年會是3天。

  1582年,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對儒略曆進行了修訂,改成格里高利曆。

格里高利曆主要改革之處調整了閏年設置方法,讓每400年少閏3次。

公元年數能4整除年份閏年,但公元年數後兩位零者,如1600、1700、1800、1900、2000……,能400整除時,才能定為閏年。

如此這般,每400年可以閏3次,設置97個閏年。

  格里高利曆叫公曆,是20世紀以來世界通用曆法。

  格里高利曆調整閏年設置規則後,雖然準,但從儒略曆到格里高利曆過了上千年,中間出了幾次錯誤,到1582年時候,多閏了10次。

説,日曆日期落後了10天,需要調回去。

需要跳過10天,1582年10月4日後,直接10月15日。

  素以保守著稱英國人,大不列顛及其北美殖民地直到1752年才棄用儒略曆、改用格里高利曆。

結果這是需要跳過11天,9月2日直接變為9月14日。

這一改動倫敦引起軒然大波,市民們認為自己騙取了11天房租,上街遊行者口號憤怒:“我11天生命來”。

古代,有三個週期人們日常生活很:晝夜交替週期、月亮盈虧週期和季節交替週期。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前身是成立於1928年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現名。

紫台是我國自己建立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搖籃”。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國自己建立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搖籃”,其前身是1928年成立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現名。

紫台堅持面向天文學科學問題,面向國家戰略需求,構建天文科學技術創新體系着力點,建設我國一流天文基礎和應用研究及戰略高技術研究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開展高水平國際合作。

縱橫星際,築夢鐘山。

紫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暗物質和空間天文、南極天文和射電天文、行星科學和深空探測學科方向形成卓越科研團隊並取得系列原創性成果……
紫台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戰略需求,構建天文科學技術創新體系着力點,建設我國一流天文基礎和應用研究及戰略高技術研究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開展高水平國際合作。

紫台戰略定位,凝練創新目標,努力構建基礎研究到技術研發應用創新價值鏈,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底,紫台總職工371人,其中科技崗位人員230人、技術支撐崗位99人,管理支撐崗位人員41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67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01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213人……面向天文學科學問題,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紫金山天文台(簡稱紫台)構建天文科學技術創新體系着力點,建設我國一流天文基礎和應用研究及戰略高技術研究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和國際水平…5、農曆中為什麼有閏十二月和正月,而閏四月、閏五月多?  農曆月是月亮繞地球運動週期來確定,即以“朔望月準,所謂朔望朔到朔或從望到望時間。

現行的曆法朔發生時刻所在日期作為農曆月第一天,初一日,這個朔日到下一個朔日之間實際間隔天數來確定月大小,即間隔30天是月,間隔29天是月。

  知道農曆月大小怎樣確定後,那麼這個問題理解了。

因為有農曆年後一個月朔日(初一)到下一個朔日(年初一),它們之間間隔只有29天,所以這一年沒有年三十了。

  我國農曆是調和曆陽曆關係,兼顧月亮繞地球和地球繞太陽運動週期而制定一種曆法,是一種陰陽合曆。

農曆月是月亮繞地球運行週期朔望月,農曆年度是地球繞太陽運行週期(迴歸年)。

但是一個迴歸年是365.2422日,這個數比十二個農曆月總日數要多,十三個農曆月總日數要。

不能一個農曆月劃分於年份,不能地十二個農曆月或十三個農曆月作一年,因為這樣做會使農曆年和季節相符了。

比如農曆每年是十二個月,則一年只有354天左右,而迴歸年相差11天左右,如果每年提前11天左右過年,那麼今年是冬天過新年,若干年後夏天過新年了。

所以我國古代天文學家考慮到這一點,編制農曆時,使每月中含有月相意義(如初一是無月夜晚,十五左右是整夜明月),朔望月主,同時兼顧年寒暑季節變化,採用“置閏月”方法,十九個農曆年中有十二個平年,每年十二個月,有七個閏年,每年十三個月。

這樣,使得農曆年長度和迴歸年度基本相符,這農曆設置閏月緣故。

  農曆閏月安排是人規定,歷代閏月安排盡。

我們現在沿用置閏規則:包含冬至內農曆月農曆十一月,如果某個農曆十一月開始到下一個農曆十一月(含)之間有13個農曆月,取其中出現一個包含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農曆月,作為前一個月閏月。

5、農曆中為什麼有閏十二月和正月,而閏四月、閏五月多?  農曆是一種陽合曆,與月亮和地球實際運動有關。

於地球繞太陽運行軌道是橢圓形,太陽不是它中心,而位於這個橢圓一焦點。

所以,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太陽距離,速度有分,離太陽,運動;相反,離太陽運動。

冬至到大寒期間,地球處近日點附近,運行,兩中氣之間間隔天數29.4天,前後附近中氣間隔30天之內,這段時間月份中包含中氣機會,而閏月歷月內有無中氣有關,所以出現閏十一月,無閏十二月和正月現象。

夏至到暑期間,地球處日點附近,地球運行,兩中氣之間間隔天數達31.5天,前後附近中氣間隔超過 31天,這段時間月份中包含中氣機會多,這閏四月、閏五月多原因。

  公曆迴歸年基,平年365天,閏年366天。

而農曆朔望月週期來定歷月,平年12個月,全年354天左右,閏年多設置一個閏月,全年13個月,共384天左右。

一年中,農曆平年 (12個月)公曆11天,農曆閏年 (13個月)公曆年19天,所以,春節公曆中日期,或農曆有無閏月有密切關係。

如果當年農曆有閏月時,下一年正月初一公曆中日期當年年初一提前11天左右,如果當年農曆有閏月時,下一年正月初一公曆中日期當年年初一推遲19天左右。

規律是,當年和前一年沒有閏月,下一年正月初一公曆中日期,如果當年和前兩年有閏月,下一年正月初一公曆中日期。

  月球視形狀有29天左右週期變化,月相即指這種變化位相或月球一種“面相。

使用月相名稱有四種,即朔、上弦、望、下弦,它們指月球太陽地心視黃經相差0°、90°、180°和270°月相。

朔時月球處於太陽地球之間,朔日,月球和太陽同時出沒,因為其朝向地球一面照不到陽光,所以從地球上看不到月亮;上弦時太陽月球西面90°方向,上弦日,太陽西落後人們可以看到半個明月(月球西邊半圓月面)掛天空;望時地球處於太陽月球之間,望日,太陽西落時人們可以看到月東方升起;下弦時太陽月球東面90°方向,下弦日,午夜時分人們可以看到半個明月 (月球東邊半圓月面)東方升起。

  月亮時刻應該發生月相望時刻,此時地球處於太陽月球之間,月球照亮一面地球。

望時刻發生農曆十六日左右,因為朔日期作為農曆月初一日,望日期是,望日確定朔時到望時時間間隔有關係,朔到望是14.76日,望發生十六日概率於十五日,這人們説十五月亮十六圓。

  節氣反映了地球繞太陽運行軌道上位置,屬於陽曆範疇。

從地球上看,太陽天球上軌道 (黃道)作週年視運動,我國古代人們發現了太陽年位置變化農業氣候有着密切關係,於是,曆法中,利用天文現象,反映氣候變化,於農事安排,編制了二十四節氣。

太陽運行黃道 (360°)分成二十四分點,春分點0點起點,太陽每運行15°稱一節氣,位於分點瞬間交節氣時刻,每個節氣設有專用名,它們含有氣候變化、物候特點、農作物生長意義。

以上順序數,逢雙稱中氣。

  我單位收到大量人民來信和電話諮詢:的曆書為什麼會出現節氣時刻?我們哪個準?一些出版社出版日曆書 (長期歷表)中刊登節氣,是,有正確值相差幾十分鐘 (於半時)。

延伸閱讀…

為什麼一天24小時,一個月30天,一年12個月有365天??

曆法知多少- 讀歷史學物理

計算節氣要用到地球力學時世界時之間改正值,世界時是地球自轉測定時間,於地球轉速度勻性,此改正值獲得推測值,它性跨年度有關,跨年度誤差,所以,於長期歷表中節氣時刻,如果到,我台編制出版長期曆書中到時辰,要想得到其精確值,請我台計算近期《日曆資料》和《中國天文年曆》準。

  一年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地球繞太陽運行軌道上位置,屬於陽曆範疇。

陽曆中節氣日期變化,但農曆中節氣日期卻。

這是因為農曆是一種陽合曆,編制農曆時,使每一個月中含有月相意義,同時兼顧一年中寒暑季節變化,採用了“置閏月”方法。

這樣有閏年和平年分,閏年十三個月有384天左右,384天比陽曆年365或 366天得多;平年十二個月354天左右,354天比陽曆年365或366天得多。

春節是農曆年起始日,公曆中日期變動可1月21日,最晚可公曆2月20日。

立春公曆中日期是2月4日左右,雨水是2月19日左右。

因此,春節日期變動,一年中可能出現兩個立春,見兩個雨水;無立春,無雨水現象。

  數九是冬至這天開始算起,每九天一個階段後數,稱冬至數九。

“冬至”日是 “頭九頭”,連數九天為“頭九 “,叫 “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後推,數到第九個九天為止,共81天。

冬至數九是我國人民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於各地氣候差異,我國有多種數九歌謠,但有特點,地應地自然界中生態反映,形象生動地描述“冬至”後兩個多月裏冬季氣候變化情況。

農曆[註 1]是漢字文化圈傳統上使用陰陽合曆曆法,適用於農事生產時序,故以此名。

農曆寅月歲首,傳説寅月建正始於夏朝,所以又稱作夏曆[8][9]。

中華民國成立後,孫中山宣佈格里曆作官方曆法,稱為國曆、曆,華夏傳統曆法則返稱曆、傳統曆、曆。

格里曆陽曆,而農曆是月相週期安排月份日期,故習稱曆。

不過農曆考慮了地球環繞太陽公轉週期,冬至回歸年基準確定歲實,配合季節陽光分一歲二十四節氣,所以其實算是陽曆。

閩南話稱農曆(lông-li̍k)、曆(kū-li̍k)、曆(im-li̍k)、曆(láu-li̍k),稱咱人,是「咱人的曆日」(lán-lâng ê la̍h-ji̍t)略縮[10]。

記載此曆法的曆書(作曆本、歷日、曆日、曆頭),稱為皇曆或曆。

古代曆書皇帝頒布,官方印刷,所以稱為皇曆。

多用黃色封皮,稱曆[11][12]。

古代有各種類型曆,平民稱「民曆」[13][14],上頭記載入學、安牀、裁衣、沐浴、剃頭宜忌曆注(日語:暦注)。

皇帝「御覽曆」宜忌外,有頒詔、出師、招賢、遣使軍國大事宜忌。

官吏「壬遁曆」,有上官、上冊、進表、赴任吉凶[15]。

曆外有「七政躔度曆」,記載了七曜行度用以預測天象,於今日天文年曆[16][17]。

通書得名「通天人之際」,是術數家曆傳注,增添了擇日宜忌規則、神煞起例等術數理論和方法內容[18]。

現代曆稱農民曆,包含了二十四節氣,農民務農。

農民曆雛型可追溯《夏小正》,該書記載了每個月天象、物候及民生活動農政資訊[19]。

漢武帝時曆法天象運行失合,召集羣臣制定了《太初曆》,中國傳統曆法史上一次改革,後世建立起基本曆法規則。

主導改曆太史令司馬遷採用農時相應夏正歲首,自此大都採用「夏正」[20][註 2],寅月正月[9];後朔日和節氣計算方式後世得到修訂(改為定朔、定氣)。

現行農曆是依既定基本規則,運用現代天文學成果修訂,日月實際運行軌道天文數據計算得來,而非像古代是參考座標的曆元推算後年月日。

農曆和格里曆、伊斯蘭曆、印度曆(英語:Hindu calendar)、佛曆一,是當代應用廣泛的曆法之一。

華人地區、許多少數民族地區、朝鮮半島、越南及全世界海外華人社區,農曆廣泛應於生日標記、各種民俗活動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節慶活動,中華文化象徵。

曆法是紀錄時間座標系統,多數古代民族天象來定曆法,有年和月之概念:年,四季週期,即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月,月相盈虧週期,即月球圍繞地球公轉。

測量回歸年和朔望月長度,會發現一年十二個月多大約10.875日,即單個曆或陽曆無法時年和月週期。

曆曆月是月相盈虧週期來制定,1個朔望月長約29.53日,故制訂曆月月30日,月29日,若以12個月1年,1年長度落354日或355日之間,故年只是大體上符合一個四季循環,但其長度和四季週期有一些差異,這導致新年並非於某個季節,而是推移,從冬季移動到夏季。

陽曆曆年是陽視運動週期(回歸年)為制定標準,沒有月之概念,或者月只是大體符合月亮陰晴變化週期。

例如西曆月朔望月相差0.51.5日,西方語言月份與月亮同源(例如英語中monthmoon),但月亮每月日期變化沒有關係(即新月日期推移)[註 3]。

季節地區,原創曆法多陽曆,比如尼羅河定期泛濫,造就了古埃及陽曆。

華夏曆法時考慮到陽及月球運動,兼顧了年和月週期,是陰陽合曆。

夏曆依觀測月相變化,嚴格朔望月週期確定月份(定朔),農曆曆部份,12個月354日左右。

通過觀測太陽視運動黃道關係,觀察出回歸年之週期365.25日左右,太陽之高度角變化週期,影響地表氣候環境,定出二十四節氣(定氣),農曆陽曆部份。

結合時衡量到曆十二個月陽曆回歸年每年有11日,[21]使彼此能夠接近,春秋時代起即有「十九年七閏月法」;排定了閏月規則,力求調和中氣相應月份[註 4]。

如此既達到年合四季、月合圓缺,即新月於初一,新年於冬春交,達成陰陽和諧。

十九年七閏規律下,每個人其19歲倍數之生日,有機會西曆生日夏曆重合於同一日[22]。

現在使用置閏規則,是看前後兩個冬至之間,有幾個月相週期,以此來決定該年是否置閏。

據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劉寶琳和杜倫大學教授理查·史蒂芬森(英語:F. Richard Stephenson)手稿,及《古今曆術考》作者譚冰補充,現代天文學而言,中國傳統曆法可用以下規則描述[23]:
現行曆法,朔分月,每個朔望月始末通過太陽和月球位置確定,每個月太陽直射月球背面之時刻,定出朔日,朔日定為初一,為每月。

每月太陽直射月球正面日期定出望日,為十五或十六日,為每月之中點日期。

一個月上旬順序習慣上稱初日,如一月十日稱為正月初十。

下旬稱為廿日,有些通勝説成念日;如一月二十二日稱為正月廿二或正月念二。

冬至所在月定義十一月,後月份為十二月、正月、二月……復十一月。

其中農曆每年第一個月習慣稱為正月,十一月及十二月稱為冬月及臘月。

表示氣候成語「十冬臘月」從此得來,字面意思即為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為一年中月份。

若兩冬月間,不計冬月剩餘11個月,需置閏。

現行曆法時憲曆時,廢除「十九年置七閏」,以及修改「無中氣置閏」規則,改為滿足條件下,對第一個無中氣月置閏。

條件如下:兩冬月(冬至所在月份)之間,不計冬月,若剩餘11個月(即兩冬至間有12次新月),該年不用置閏;若剩餘12個月(即兩冬至間有13次新月),置閏於兩冬月間第一個無中氣月(有時一歲可能會有兩個無中氣月,只取第一個),月序前一個月(閏月幾月後面,稱閏幾月)[24]。

採用現行定朔法,有可能會出現無中氣月但置閏狀況[註 5]。

於當前近日點冬季,冬季節氣之間,十冬臘月分配到中氣;若採無中置閏法,閏月發生夏季。

陽曆重點是既要考慮月亮盈虧週期(朔望月),要照顧季節交替週期(回歸年)。

法則三顯然是為了照顧月相。

朔日定為初一,保證初一看不見月亮,農曆月各日有月相,例如望(月)發生每月十六日左右。

法則四和法則五是了使農曆月份偏離季節。

冬至定十一月,保證十一月是冬天,因此十一月稱「冬月」。

但是冬至與月相無關,某年冬至可以發生朔日,另一年卻可以發生朔日前一天(稱「晦日」)。

結合法三,可推斷冬至可以十一月初一,可以十一月後一日。

所以冬至農曆有三十天浮動,而公曆只有三天浮動。

中國春秋戰國時發現235(=19×12+7)個朔望月19個回歸年時間接近,於是採用十九年七閏法編制農曆,即十九個農曆年裡放置七個閏月。

古時稱十九章歲,七章閏。

後人章歲和章閏合稱閏週。

有書籍和文章説農曆十九年七閏法來兼顧陰陽兩週,談到如何十九年裡加七個閏月時説無中氣月份定為閏月。

讀者會感到疑惑:無中氣定閏月什麼能保證十九年裡置七個閏月?答案是「不能保證」!,「無中氣」置閏法治曆改後廢,現行置閏法下,無中氣月份雖然大多數確是閏月,但有少數例外。

再則十九年七閏法南北朝末期到隋唐間基本上廢除,原因是19個回歸年比235個朔望月二小時,十九年七閏法制定曆法(例如曆)228年會有一日偏差。

戰國魏晉期間中國的曆法是採十九年七閏法,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開始採用無中氣法設置閏月。

唐朝以前曆法平朔法計算合朔,即設月亮和太陽天空運行速度是,兩合朔之間時間間隔是常數。

南北朝以前曆法採回歸年朔望月比例是235:19,所以19歲有235個月。

每歲有12個中氣,19歲有228個中氣,235=228+7,所以有七個月不含中氣,因此無中氣法置閏能保證十九年有七個閏月。

後來觀測精度提高,發現十九年七閏法稍嫌,於是廢棄了回歸年:朔望月=235:19比例。

例如南北朝時期祖沖創制《大明曆》實行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閏,做法是取回歸年:朔望月=4836:391,4836 = 391×12 + 144,無中氣法置閏得391年144閏。

這稱「破章法」,即打破章閏法,第一部採用破章法曆法是《始曆》(600年221閏),北涼國太史著,北涼行用了28年,北魏行了71年。

到了唐朝,合朔計算改用定朔,兩合朔時間間隔是常數,到了清朝,連二十四節氣改用定氣法計算,兩中氣時間間隔是常數,無中氣法要修改成現行置閏法,這樣不能保證十九年有七個閏月。

雖然閏週只是週期,看現時置閏法閏月分佈,發現閏月規律符合十九年週期。

下表列出農曆N1930到N2500幾百年間閏月,分三十行每行七欄排列,每行代表一個閏週閏月。

如前述,法則一1929年才實施,所以表列年份1930年起,確保所列閏月是法則而定。

表中可見閏月是符合十九年週期,例如每一欄年份是大多數相差十九年,但有若干例外。

粉紅色方格表示閏月年份偏離了十九年規律,例如第三閏週後一個閏月早了幾個月出現。

每一欄閏月大致上閏同一個月,但有例外。

黃色方格表示閏月出現月份「錯了」,意思是説閏月月份其此欄其他閏月有大偏差。

例如第六閏週裡,N2033閏月出現在閏十一月,而該欄其他閏月是閏七月、閏八月或閏九月。

是第四欄閏月第十七閏週前是閏七月、閏八月或閏九月,出見了串「錯誤」閏月後,索性「錯」,到了第十七閏週後改為閏正月、閏二月或閏三月。

這些離閏週「異常情況」顯示了閏週只是閏月週期,要使農曆離陽兩週,幾百年內需要有若干閏月打破閏週規律。

表中可見自1930年後閏正月會首次出現N2262,這是治曆改(1645年)後首次出現閏正月,這點前新加波國立大學數學系教授Helmer Aslaksen(現任挪威奧斯陸大學副教授)撰寫中國曆法中數學一文中指出,我獨立計算他結果相符。

後要指出目前不能計算幾百年後朔和二十四節氣UTC+8時刻,這是因為地球轉勻,以致預測幾百年後會有多少閏秒加到UTC上。

公元2200年後時間計算或會有幾分鐘誤差,如果朔或節氣時間發生離午夜零時幾分鐘之內,朔日和節氣日期或會有一日偏差,這一日差不會影響閏月編排,但少數情況下或會改變閏月,所以上表列出數據可能有一兩個會,但不會影響閏月整體分佈。

乍看農曆編算法則,中推出農曆年和農曆月週期。

其估計農曆年月日數:農曆月應接近朔望月平均值29.530589日,而農曆年應接近回歸年365.2422日。

這估計是用反證法而得。

設農曆月度朔望月平均值有大偏差,朔時刻農曆月裡會漂移,會漂離初一日,但這法三相悖,所以假設成立。

同理,設農曆年平均值頗大地偏離回歸年,則冬至時刻農曆十一月會漂移,會漂離十一月,但這法四相悖,所以假設成立。

這樣論述只是估算而不是嚴格證明,其一是因為平均值運算沒有界定,其二是朔望月平均值和回歸年隨時間而變。

這裡展示一點計算。

FY+k(k是整數)表示農曆年NY+k正月初一UTC正午儒略日數(所以FY+k是整數);WY+k表示公曆Y+k年冬至時刻儒略日數(所以WY+k不是整數);設定ΔFY+k=FY+k – WY+k-1,是Y+k-1年冬至到農曆年NY+k正月初一UTC正午日數。

農曆年NY到NY+n這n年日數是範的曆法是中國陽曆,太陽一個東昇西落是一日,走黃道一個30度是一月,一圈360度是一年,沒有月月平月閏月,公曆是啥東西呀?什麼要閏一天?幹嘛人規定二月28天而不是30天或31天呢,説了“公曆是個宗教曆法”,還傻乎乎全世界通用!不識貨中國人去風,抱着小朋友看月亮閏一個月曆寶貝,不是中國人人,而是中國人跑去撈錢去了。

閏月”來源於我國農曆,始於夏代,因此稱為夏曆。

農曆採天干地支紀年法,60年一個週期,週而復始。

  目前世界通用日曆是陽曆,它起點國際上定義耶穌誕生日,週期是地球繞太陽運行週期。

實際使用主要日曆陽曆,有曆和農曆。

曆考慮是月亮運行週期,農曆則時考慮月亮和太陽兩者。

  於地球轉、地球繞太陽公轉和月亮繞地球公轉3個週期之間不是整倍數關係,因此曆法制定者需要協調這3種週期,協調方法產生了曆法。

  陽曆根地球繞太陽公轉週期來確定一年長度,接着確定月長度。

陽曆月有28天、29天、30天、31天,月和小月出現次序有些無序。

什麼會出現以上這些現象呢?這是科學和政治協調結果。

  陽曆制定,需要協調地球自轉週期和地球繞太陽公轉週期。

人們“年”長度測量精度提高,陽曆斷。

  公元前45年,羅馬皇帝儒略·凱撒採用了埃及天文學家時間進行測量後結果,確定一年365.25天。

他們當時制定陽曆基本思路是:使陽曆年有兩種度,一是於迴歸年,定為365日,叫做平年;一是於迴歸年,定為366日,叫做閏年。

  然後解決“幾年一閏”,合理設置閏年問題。

一個迴歸年零數6時,積累4年一日,設置“四年一閏”合理。

  凱撒生日7月,於是月定月,每月31天,6個月186天;2月份以外雙月定月,每月30天,5個月150天;2月,閏年時設為30天,平年是設為29天。

這樣,一年366或365天形成。

  凱撒去世後,他侄子屋大維即位。

屋大維生於8月,而8月是月,這讓他生氣,後果。

  天文學家沒辦法,8月改成月。

於是8月後偶數月(10月和12月)改成月,奇數月(9月和11月)改成月。

如此:月有1、3、5、7、8、10、12共7個月217天,月有4、6、9、11共4個月120天,這時2月改成平年28天和閏年29天。

這樣陽曆曆法,叫做奧古斯都歷。

  雖然奧古斯都歷搞亂了大小月次序,但這種曆法協調了地球自轉和公轉週期,起來還算。

  奧古斯都歷使用了一千多年後,天文學家發現了問題。

早前測量“年”比實際了一點。

一年365天並不是多6時,而是多了6時減去650秒。

別小看這650秒,累計400年會是3天。

説400年裏多閏了3次。

  1582年,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對儒略曆進行了修訂,改成格里高利曆。

格里高利曆主要改革之處調整了閏年設置方法,讓每400年少閏3次。

公元年數能4整除年份閏年,但公元年數後兩位零者,如1600、1700、1800、1900、2000……,能400整除時,才能定為閏年。

如此這般,每400年可以閏3次,設置97個閏年。

  格里高利曆叫公曆,是20世紀以來世界通用曆法。

  格里高利曆調整閏年設置規則後,雖然準,但從儒略曆到格里高利曆過了上千年,中間出了幾次錯誤,到1582年時候,多閏了10次。

説,日曆日期落後了10天,需要調回去。

需要跳過10天,1582年10月4日後,直接10月15日。

在〈農曆為什麼説每月有60日 |為什麼一天24小時 |曆法知多少 |【農曆為什麼説每月有60日】〉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