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民族的節日習俗與文化傳承 |到富國島看水上木偶戲 |木偶藝人馮光映 |【南方節日水上人物表演】
風水玄學

南方民族的節日習俗與文化傳承 |到富國島看水上木偶戲 |木偶藝人馮光映 |【南方節日水上人物表演】

(VOVworld)- 水上木偶戲是傳統民間藝術門類,起源於水稻文化,主要集中於北部平原,是太平省。

最近,水上木偶藝術越南旅遊島縣——富國島上亮相,成為該縣文化旅遊看點。

去年底,何梁國島開辦了玉島水上木偶戲院。

東閣村20名藝人跟着何梁純到富國島,並他一起發展這門傳統藝術。

世界上很多國家有木偶戲,但水上木偶戲是越南獨有傳統民間藝術,體現了越南人創新。

水上木偶戲處於水面為舞台,木偶水上表演。

木偶屋(稱水亭)搭池塘上,形制與越南農村地區村亭類。

木偶是民間木雕藝術品,富有現實性,樸素而帶點誇張。

木偶造型、可愛,具有性和象徵性。

具代表性主要人物是“樂娃”,樂娃身形圓實、有着和笑容。

越南水上木偶寶庫中,有30出傳統戲和數百出現代戲,其劇情多源於越南人民間故事和日常生活。

木偶戲開場有個報幕樂娃做介紹,節目反映農民日常生活,節日、盛會上舞龍、舞獅、摔跤、比武、鬥牛,以及石生、碎米和米糖民間故事片段。

東閣村水上木偶戲始於12、13世紀,失傳,但20世紀初得到恢復。

今年65歲藝人範庭炎目前富國玉島水上木偶戲院工作,他説: “水上木偶戲是一門藝術,內容反映越南人日常生活,愛鄉、愛國情。

比如《捕魚》表現是船兒漂魚兒跳,軍民同樂景象。

聽着戲裏唱詞,眼前會浮現出水上船兒,漁民忙捕魚祥和景象”。

過去,水上木偶戲是一個行業。

為吸引觀眾,每家木偶戲坊要有自己。

東閣水上木偶戲村擁有一批擅製作、操縱木偶,於寫詞編劇藝人而聞名遠近。

藝人範庭炎説: “水上木偶戲表演,之所以能流傳到現在是因為這是一門傳統藝術。

另外,這是前人傳下來,受到國家保護。

實際上,一代代人傳承,水上木偶戲才能傳至今天”。

目前,富國島水上木偶戲院每天表演兩次,每次1個鐘頭,是16時和20時。

戲院不僅島上國內遊客服務,吸引很多外國遊客。

端午節是漢字文化圈傳統節日,定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夏季送離五瘟神,驅除瘟疫節日。

是華人四大節日之一,與新春、中秋節日同屬漢字文化圈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列島、琉球羣島、朝鮮半島、越南傳統節日。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日。

[2]
廣泛的傳説,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於這一日投汨羅江,後紀念屈原,因此有人稱其詩人節。

或謂是吳國忠臣伍子胥忌日。

端午節名稱眾多,如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艾節、上日、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草藥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

至於「端午」一名,見於晉代周處《風土記》「仲夏端五,烹鶩角黍」[3]。

原書佚,引文「五」或作「午」字。

對「端午」還是「端五」有分歧意見。

有人認為「端五」於「端午」,端午一詞要到唐代才出現[4]。

有人認為最初端午,端午節本是午月午日「重午」,數字紀時取代干支後,變作「重五」[5]。

菖蒲、艾草、蘭草香草不僅能懸掛或燃燒作驅瘟和裝飾,上古起常用於端午節洗澡,稱為洗百病或沐蘭湯,有衞生保健功效,故此端午節有「浴蘭節」稱,洗百病草會應各地區所產植物而有所變化,如廣東會加上鳳仙、白玉蘭,廣西、湖南會加上柏葉、大風根、桃葉[59][13][18][57]有些地區洗百病水要是端午節所取,稱為「井花水」、「龍目水」,這是因為這些地區人相信端午這天水有力量[7]還有些地區要端午節正午時份取水,稱為「午時水」,信具有袂疾疫、延年益壽功效[60]。

而曆法五月「午」月,因此「端五」演變成了現在「端午」[6][7][8]。

有人《初學記》訓端為始「端午」解釋「第一個午日(或五日)」,而主張「端」是「」意思,並以端午又名天中節、正陽節證[9]。

端午節起源説法眾多,較普遍説法是紀念屈原或伍子胥,但習俗屈原之前存在[10]。

端午節習俗中有日禁忌、劃龍舟相關內容,因此歷代流傳端午習俗是融合多種起源而成[11][12]。

端午節習俗有毒驅疫意義,始於「日」禁忌。

傳統上認為時值仲夏、疫流行五月是「月」,人們五月預防疫病,上古即有毒措施。

於春秋時代成書《夏小正》記載,上古之時人們於五月已有儲存蘭草作沐浴之用以及採穀物煮豆湯消暑習俗[13]。

而這期間活動安息靜養主,《禮記·月令》記載當時提倡五月齋戒節[14]。

而「月」禁忌多,如漢代應劭所著《風俗》記載當時一些俗諺如「五月到官,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反映了當時禁忌[10]。

南朝蕭梁時期宗懍著、介紹中國古代荊楚地區歲時節令、風物故事文集《荊楚歲時記》所載,五月當時俗稱「日」,禁忌,忌曬晾牀、草蓆用品和忌蓋屋,[15]。

五月五日日,是一年中吉利日子,因此要避邪[16][11][17][10][18][19][7][8][20]。

驅瘟去疫之外,端午節習俗龍有關,聞一多《神話詩》《端午考》認為這些是迎濤神祭龍圖騰習俗,並主張端午節最初只是長江下游吳越人節日[21]。

隋代杜台卿《玉燭寶典》中提到端午習俗,指出競渡源自南方,引吳地樂府詩《五月歌》描述五月吃粽子是吳地習俗,認為端午源於南方,後來流傳其他地區[22]。

而一些主要習俗如劃龍舟和吃粽子龍圖騰信仰有關[21]。

相傳古代吳越人認為自己是龍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

他們食物裹樹葉或裝竹筒中,投到江裏去。

後來他們有這天劃着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做法。

高興時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

而傳統上五方有各自代表龍,應五行,所以「五」這個數字是代表龍,端午五色絲是代表五方龍[21][10][8][20]。

至於端午節紀念屈原習俗,文字記載是南朝梁吳均《續記》,書中記載屈原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楚人哀悼,竹筒貯米投進水中祭屈原[11][23],唐代《襄陽風俗記》指以竹和五色絲包粽子是避免祭屈原食物龍吃掉[24],但《史記》中並沒有記載屈原忌日,而吳宗懍所著《荊楚歲時記》第卅節記載東吳地區地區端午競渡,是迎接當時人們視為河神伍子胥,與屈原無關。

[25]。

而《蘇州府志.增補》指端午粽子是供奉伍子胥,而非屈原。

[26]紀念屈原及伍子胥外,有説法指端午節其他歷史人物如越王勾踐、介子推等相關,當中屈原、伍子胥、勾踐是南方人,聞一多以此推斷端午節俗源於南方[11][10][7][21][27][20]。

漢代端午節保健、避疫主,崔寔《四民月令》中記載當時五月,人們會製作丸、霍亂丸治下痢、中暑夏季見疾病藥物[28]。

製作治病丸藥外,會纏稱命縷、續命縷五彩絲線作為心理防衞[29]。

而五代人馬縞《中華古今注》則提到漢代宮中有賜官員腰帶習慣[30]。

晉代時,沿襲過去避疫毒習俗去採艾草懸掛門上之外,一些積極祈習俗如踏百草、鬥百草見,而端午節劃龍舟競渡習俗記載是當時出現[31][32]。

後世端午競渡雖然有了紀念屈原意義,基本精神脱惡日驅邪崇。

南北朝時採艾習俗有所發展,荊楚一帶採艾要天亮雞鳴之前出發,挑選具人形艾草帶回去掛門上或用作艾灸,人們相信這種艾草具療效。

其他地區有艾草扎或剪成虎形,粘貼艾葉於其上,端午節時配戴,並有採菖蒲來泡酒習俗[11]。

宮中承漢制,有賜衣物如扇子習,《宋書》記載劉宋時宋後廢帝劉昱於元徽五年端午節因為嫌棄太后王貞風賜扇不夠而起毒殺之心[33][34][7]。

隋唐時端午節已成節日,贈送衣飾用品成為習俗[35],宮中沿襲漢代制度,皇帝多端午日賞賜臣下。

隋朝時,隋煬帝端午節賜百官玳瑁釵冠[36],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賜文武官員腰帶[30]。

王溥《唐會要》記載,貞觀十八年唐太宗御筆題字「飛白扇」賜長孫無忌及楊師道[35]。

唐代端午節時各文武官員常有賞賜,如《中華古今注》記載貞觀中期一個端午節,唐太宗賜文官玳瑁腰帶,武官銀腰帶。

贈送物品限於上級下級賞賜,《新唐書·禮樂志》記載天寶年間唐玄宗常於端午節以衣、扇獻於祖陵[37][12]。

所贈物扇子為代表,於皇帝提倡,端午贈扇風大盛[34],民間端午前後有「扇市」專門售賣扇子,這些扇子稱避瘟扇[38][39][11][7]。

此外,唐玄宗時宮中和安城內流行射粉團戲,是粉糰放在金盤中,角弓,架箭射盤中粉團,射中拿來吃[40]。

民間流行掛五時圖,稱五毒符,是繪上蛇、蠍、蟾蜍、蜥蜴、蜈蚣圖案紙,用以防止毒蟲作怪[41][11]。

宋朝時宮中繼承舊制賜物,且發展成官階品秩賞賜節禮,后妃、近侍、大臣獲賜服翫[42]。

而民間出現前代緻端午節物,如賣桃、柳、百索、艾花,食品有香糖果子、粽子、白團。

有紫蘇、菖蒲、木瓜切成茸再以香藥相和,梅紅匣子盛裹而成香囊。

市面五月初一起有售賣桃、柳、葵花、蒲葉、艾草植物及包括鍾馗內各種神佛像,人們買回家第二天於門前五色水團、茶酒供奉神佛,釘艾人、製作粽子、五色紙錢、羅製舌帖子門板或門楣[42][43]。

此外有人乘畫舫遊湖消暑。

而這天視為馬本命日,馬廄會五彩馬裝飾鬃尾和馬具[42]。

香囊外,人們佩戴有驅搐錢和吸汗蚌粉鈴[44][45]。

而有些人會菖蒲、艾草、蒜毒植物製成形狀,如天師狀、虎形外形來鎮懾邪魔外道[12][11][7]。

明朝時端午劃龍舟習俗各地盛行,各地發展出龍舟形制以及劃龍舟方式。

有些是龍舟來競渡,如張岱《陶庵夢憶》記載明代瓜州龍舟競渡情況,五月初一開始,十五結束,歷時整整半個月[46]。

而楊嗣昌《武陵競渡略》記載了明朝沅湘一帶為災而設競渡習俗,競渡前除祭祀外,還要巫師作法來祈求勝利[47]。

劃龍舟後,人們會舀取龍舟中水,加入百草用來洗澡闢。

杭州西湖劃龍舟是競賽龍舟圍著表演大龍舟打轉,大龍舟上層有小孩扮演古人、神仙,下層敲鑼打鼓,後龍舟會拋下錢、鴨物,小龍舟上水手下水爭搶。

此外,明朝時太醫端午取蟾酥民間偏方帶進宮廷[11][48]。

直至清朝,端午節是一年中節日之一。

清朝滅亡,中華民國成立,端午節受到重視,而紀念屈原已成驅瘟避疫主題。

1940年郭沫若、老舍人提出端午節作「詩人節」,紀念屈原和提倡其愛國精神[4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端午節是節日,但前代強調屈原愛國思想和鬥爭精神,文革時端午節雖然其他傳統節日視為「四」受到打壓[50],但端午吃粽子習俗保留[51]。

中國大陸於2007年端午節列法定節假日,2009年端午節作中國傳統節日代表入選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而香港、台灣、澳門地區受文革波及,保留多端午節習俗[49]。

端午節常見習俗有很多,人知是劃龍舟,有掛菖蒲、佩香囊、喝雄黃酒、包粽子、立蛋和鬥石。

端午節習俗有毒驅疫有關,芳香類植物如菖蒲、艾草、蘭草出現端午節相關節俗裡。

人們這些香草掛於門上,稱為「懸蒲艾」,有時會加上蒜頭、香茅、石榴花、龍船花,或其他當地夏季生長植物如桃梗、葛藤,組合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菖蒲形似劍,插門口象徵驅,故有「蒲劍斬千邪」説;艾草則代表「百福」,石榴花根部可驅蟲,蒜頭氣味可以驅邪,合稱「天中五瑞」[16]。

」。

有石榴、蔡花、菖蒲、艾葉、黃梔花五瑞[52]是這些草捆紮起來掛上,有加上紅紙,有製成造型,製成人形、虎形者稱為艾人、艾虎,有製成花環、佩飾,不但有驅毒意義,還富有裝飾性,是民間藝術一類[53][12][11][54]。

有繪上天中五瑞畫像代替花草[7]。

有些人香草和雄黃、硃砂藥製成各種形狀香囊,佩帶身上,有加上其他植物者。

造型香囊是小孩佩戴飾物,心靈手巧母親會五色花布做成小辣椒、黃瓜、娃娃、小紗燈和小粽子各式各樣小玩物,掛孩子身上,説是了驅瘟疫。

有裝一些芳香馥郁藥物如白芷、丁香,其香氣具有驅蚊闢穢的功效。

有些人會焚燒艾草、白芷、蒼朮草藥,以其氣味和灰燼來驅瘟[55][56][42][43][16][57][19][58]。

北京,端午節忌打井水,部份地區專門於端午打水習俗相反。

採藥製藥是中國端午節流長傳統習俗,端午前後是草藥莖葉日子,此時採草藥藥性,功效特佳,人們相信這天採藥能醫百病[61][62][28]。

有端午節採茶製茶,廣東稱為「午時茶」[7],或以藥草製涼茶、藥茶。

製藥材料限於草藥,有捕蟾蜍藥。

針刺蟾兩眉之間,使蟾蜍分泌白色乳狀毒液,竹片刮下保存,即成蟾酥,可治疔瘡、惡腫。

有人蟾蜍口中放進一塊墨錠,掛起晾乾,即成蛤蟆錠,可使膿瘡消散。

有直接煮蟾蜍服用消火和預防瘡癤者[48][59]。

踏百草、鬥百草是衍生採藥,[54][11][32][31]。

踏百草衍生成遊百病和逛出外旅遊踏青習俗[7]。

中國很多地區有過端午節飲雄黃酒習俗,是江浙地區端午食俗「五黃」之一,端午節臨近酷暑,各種蟲類病菌活躍起來,古人認識到雄黃解毒防疫功能,加之民間傳説《白蛇傳》裏白蛇喝了雄黃酒後現出原形,所以民間起而仿效,端午節以菖蒲根泡雄黃酒。

人們多趁酷暑蟲疫瘟生之前,即端午節期間,於房子四周灑上雄黃酒,用以殺蟲解毒。

雖然如此,現今人們瞭解到雄黃含有致癌物質,即使喝少量人體,故現時這種做法提倡,如以黃酒取代「五黃」中雄黃酒,但部份地區見[59][54][16][11][17][53][18][63]。

雄黃酒,五茄酒、菖蒲酒是端午節常喝酒類,五茄酒是五茄皮混進酒中飲用,氣香味,能預防俗稱「風鬼病」風濕痿痺症狀。

菖蒲酒或稱蒲酒,氣味芳香,有爽口感[59][54][60]。

於夏季是五毒肆虐日子,驅五毒是端午節習俗。

人們各種方式驅除五毒,如掛上繪上五毒五時圖[41],有些人會紅紙繪五時圖,然後針刺圖中五毒身上,是一種巫術,代表刺死五毒,讓牠們橫行[59]。

有些人五毒作為剪紙,貼於家中或小孩身上。

有人衣飾上繡上五毒或佩飾製成五毒圖案,如作為婦女頭飾或小孩衣服圖案,取「以毒攻毒」意[64][52]。

此外,老虎傳統上視可以辟邪,可以保護小孩免受五毒侵襲。

雄黃酒小孩擦鼻子、耳朵,或額頭上寫上代表老虎「王」字,説一有驅毒效能,這種風俗稱為「畫額」[59][63],會小孩穿上有老虎圖案衣飾如虎頭鞋、虎頭帽、繡上老虎圖案圍嘴。

而懸掛花草製成老虎形是虎來驅五毒[42][43][54][16][12]。

江浙地區流行掛老虎彩色版畫驅[7][60][65]。

五彩縷是端午節驅邪避災節物,稱續命縷,稱續命絲、延年縷、壽線、百索、闢兵繒、五彩絲、五色絲、繒子,是代表五行五色線結而成索,掛身上或懸於家中,可作香囊裝飾[56],用以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57]。

有五彩縷繫紮粽子者。

最初是代表五方龍[21][53]。

中國端午節了紀念屈原意義後,有了蛟龍懼怕五彩絲,祭屈原粽子上繫上五彩絲,投進江中能避免蛟龍竊食[66][7][67]。

懸掛鍾馗畫是一種驅邪除害習俗,鍾馗民間視為驅魔治鎮宅神,其中一傳説來北宋沈括《夢溪補筆談》及羅燁《醉翁談錄》,故事敍述唐玄宗久病癒,夢見大小二鬼,鬼捉小鬼並挖出牠眼睛,自稱鍾馗,稱會唐玄宗除妖。

唐玄宗醒後病即癒,召畫師吳道子夢境畫「鍾馗捉鬼圖」,成品玄宗夢境一模,於是人們鍾馗奉治邪神[68][69] ,並於端午節前後繪製鍾馗畫。

到了清代以來,江南蘇、浙一帶居民大都農曆五月於大門或堂中掛鍾馗圖一月,以期驅邪除害、祛兇引福[53]。

西安主關中地區端午節有佩鍾馗五毒錢驅習俗,這種錢是一種作為厭勝物花錢,並非交易流通貨幣。

銅錢左方排列「五毒」,手持寶劍鐘馗聳立於錢幣右旁,「敕令」兩字鑄於方孔之上,藴含著斬妖孽、懲罰邪惡之意[70]。

有人鍾馗張天師形象融合[71]。

劃龍舟傳説,是戰國時代愛國詩人屈原不得重用而投江,民眾競相划船希望找到他屍體[72]。

有説源於春秋時代越王勾踐端午競渡方式操練水軍[73]。

後來歸結為勾踐競渡練兵,後來人們用來找屈原屍體[74]。

而人考証,中國古代劃龍舟並限於端午舉行,龍舟競渡習俗於屈原之前存在,如姑蘇龍舟有迎接潮水神伍子胥習俗。

龍舟競渡原是越族祭神活動,漢魏時屈原關係。

古人將船作送走災邪工具,既然送,愈快愈好,於是衍生出端午競渡習俗了。

古代參加競渡龍舟講究:船身而,有龍頭、龍尾和鱗甲等裝飾,船上結七彩,張旗傘。

競渡時鑼鼓喧鬧、鞭炮齊鳴、萬人喝彩,場面。

可見龍舟競渡是驅瘟避邪一種行為,其原始宗教意味於悼念忠忱愛國者。

有些地方劃龍舟並非競渡,而是遊船。

但不論是何種形式劃龍舟,包含祭祀意義[75][47][46][11]。

現時中華地區及世界各華人聚居地有端午劃龍舟習俗[76][60]。

在台灣,端午賽龍舟是年度大事,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有龍舟競渡,稱「鬥船」;當時台灣府知府蔣元君台南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發展,台灣各地主要河川,端午節當天會舉行盛大龍舟競賽,故有「五月鑼鼓響半天,阮欲看龍船行河邊!」典故。

農曆五月初一開始,道士引領下,劃龍舟、打龍鼓水邊「請水神」,決定爐主、頭家、龍船會;端午當日,選手祭拜龍船,將香火插船上。

競賽結束後,待到農曆五月十日「送水神」,恭收龍船,期待來年戰,而官方會於各地舉行龍舟競賽[77][60]。

香港,傳統上香港漁民間十分盛行劃龍舟,而端午節於華洋雜處香港引起非華裔人士興趣,例如赤柱於1960年代後期開始有外籍人士參與龍舟賽。

於1976年香港旅遊協會以及香港漁民團體(The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Fishermen)開始舉辦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並龍舟推廣成國際體育運動。

現時香港地方於端午節當日舉辦龍舟比賽以及利用龍舟祭祀酬神[78]。

部份地區有劃龍舟習俗。

如大嶼山大澳端午遊湧於2011年列為香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9]。

有些地區會有「扒夜龍」習俗,即端午節前夜劃龍舟,各地扒夜龍起源,其中廣東惠東七姓村爬夜龍是紀念南宋末年該村村民救宋帝昺[80]。

該村部份村民多年前移居香港定居,於是香港西貢、大埔、香港仔地這些人建立村落有午夜劃龍舟紀念宋帝習俗,當地稱為「扒祖先」、「鬼龍舟」[81][82]。

此外有些地區是船去迎神和送瘟,有些是龍舟,有用普通船隻用作送瘟,徽州地區、江西、湖北、福建、安徽祁門和歙縣地端午節有類似習俗[83]。

船人去劃,有些會紙紮船,有其他物料製成龍舟或普通船[84][85][86][7]。

端午節角力習俗源於隋代,最初是人民健身、榮譽競爭、社羣休閒娛樂結合國家練兵做法[87]。

近世此見於廣東下番禺諸鄉。

部份地區如江漢地區、遼寧馬鞍山地區、福建漳州及泉州一帶、台灣地演變石戰,稱鬥石、擲石戲,擲石而戲,有著模擬陰陽相爭、祛疾避疫民俗意涵[7][88]。

端午節時仲夏,人們全面換上以輕薄涼爽夏裝,會互贈衣物用品。

漢代以來有皇帝賜臣下衣物,籠絡人心外,反映出端午換夏裝時。

而部份地區贈送衣飾用品限於對象,如嫁女兒、姻親、老師、新婚夫婦[11]。

端午節有紀念多位歷史人物意義,人知是紀念屈原,此外有伍子胥、介子推、曹娥、駱賓王、鄭、秋瑾,部份學者認為這是體現出英雄崇拜英雄主義教誨眾人[21][10][8][27][20]。

端午節紀念屈原南朝梁出現,相傳屈原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楚人哀悼,竹筒貯米投進水中祭屈原[23],唐代沿襲紀念屈原説,並流傳[24],而本來驅瘟送而進行劃龍舟習俗加上了借劃龍舟驅散江中魚,以免魚吃掉屈原身體意義。

端午紀念屈原體現了中國傳統價值觀裏於愛國憂民、自守、卓爾羣理想人格追求。

而屈原這份愛國精神,感動了古往今來文人。

而中國近代以來侵略、壓迫,社會提倡屈原這種愛國精神,民國以來屈原詩詞散見於中小學教科書,端午節紀念屈原意義中華地區深入民心。

五四運動後,端午節、屈原傳説、愛國精神三位組合形態佔據了主流,中國抗日戰爭期間開始端午節定詩人節是這種背景下產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郭沫若編寫話劇《屈原》中國共產黨於宣揚愛國主義,且強調其鬥爭精神及深入民眾、關心百姓疾苦方面,屈原事跡中共提倡無產階級革命思想繫起來,端午節紀念屈原意義中國大陸文革時期一度,文革後,端午紀念屈原中共於增強國民愛國精神[51]。

而於港澳、台灣及海外華人地區,是沿襲南朝降思想,屈原視為歷史上偉人及悲劇人物來紀念[49][56][20]。

有説端午是紀念春秋時期楚國人伍子胥,子胥父兄楚平王所殺,於是投奔吳國,協助吳王闔閭即位。

闔閭越王勾踐作戰陣亡,夫差繼位吳王,攻陷越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伍子胥,建議徹底消滅越國。

後奸人伯嚭害,夫差賜死伍子胥,子胥自殺前留下遺言,希望能他眼睛挖出來掛城門上,好看著越軍滅掉吳國。

延伸閱讀…

到富國島看水上木偶戲

南方民族的節日習俗與文化傳承

夫差聞言大怒,令皮革包裹子胥屍體,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吳地人傳説伍子胥因而化為河神,故於端午節祭拜伍子胥,粽子是奉獻伍子胥祭品[25][89][26]。

東漢後有了紀念孝女曹娥意義,據《後漢書·列女傳》及《會稽典錄》載,曹娥會稽上虞人,父親曹盱為巫祝,於漢安二年(143年)端午節在江邊迎水神伍子胥時掉進江中溺死,當時十四歲曹娥沿江痛哭,十七日後投江而死。

[25][90][91][20]。

有端午紀念介子推之俗,流行於山西,《琴操》記載介子推於五月五日抱木焚死,晉文公了哀悼他,下令五月五日不得舉火[92]。

近代因為清末革命烈士秋瑾於五月五日就義,端午節賦予紀念秋瑾意義[93][10]。

福建南安、台灣台南有鄭忌日與端午節合併傳習而成,傳説鄭逝世之前一年四月攻取了赤崁樓,圍攻安平城堡,這段時期鄭軍隊並無自攜糧食,於是徵購民間糧食,以致民間無米作粽過端午,人們番薯粉加上當地出產牡蠣、蝦、糖、花生製成煎䭔[註 1]代替粽子,而鄭於翌年端午前後去世,依俗不得做粽,而平日缺米糧,米來做煎䭔。

南安縣鄭故鄉,當地端午節吃煎䭔,有「煎䭔可以補天」、「煎䭔可以滅蚊」説法,或反復有關[7]。

中國大陸南方部份地區及台灣端午有立蛋或錢幣習俗,每到該日正午,民眾會爭蛋或錢幣直立於地板,説端午節陽氣,可使雞蛋直立,只要能立者,代表吸取了天地陽氣,會得到一年運[65]。

有傳言指端午節時太陽直射北半球關係,太陽引力與地心引力拉扯,形成兩股反方向力量,使得蛋和錢幣直立起來[94],但這是偽科學説法[95]。

近年還有人立其他物品,瓜類橄欖球、汽水罐,可謂無所不立[96][97]。

立蛋遊戲近來如新加坡東南亞國家流行[98]。

粽是各地華人於端午節所吃食品[10],近世所見粽子是古代中國北方角黍和南方筒粽影響、融合而成。

晉朝初年開始有端午節吃角黍記載,當時民間食用角黍是蘆葉裹高粱米做成[3][99]同時是一種祭品,製成角狀,意義是祈求傳宗接代。

後世北方粽餡料包括紅棗、栗子,有傳宗接代意義。

南方筒粽是大米放入竹筒中炊煮而成,食用外於祭祀。

南方稻作區祭祀水神,而傳統上龍視為水神,故人們常用筒粽祭龍,其中一種方式是筒粽以飼蛟龍,是人祭龍古老活動。

而這時角黍和筒粽已開始,統稱粽[100]。

南朝梁時端午開始有了紀念屈原意義,於是粽子成為祭屈原祭品,食粽也有了紀念屈原意義,且演繹出蛟龍竊食筒粽,蛟龍懼怕楝葉、彩絲,故祭祀屈原筒粳要塞上楝葉,纏上五彩絲[66]。

唐代,粽子成為節日和市場上美味食品了,常用五色彩絲綑紮,稱為「百索粽子」[101]。

當時流行粽子多種多樣,其中一種叫九子粽,彩線九個粽子紮一起,見於唐詩中[102][103]。

唐代後,端午食粽子民俗歷代傳承下來。

歷經多後,粽子風味和粽餡種類更形多樣了,如明代有艾葉浸米而成「艾白粽」,清朝宮廷奶酪浸米一夜後煮成「奶子粽」和乾隆年間出現「火腿粽子」。

直至現代,吃粽子已成華人過端午節標誌風,人們端午節常以粽子禮物,粽子品種、花色日益,形狀、用料和餡類各地飲食習慣和口味而有所不同[66],而粽諧音「中」,有科舉高中吉祥寓意[94]。

而粽子主料糯米能補中益氣和治療脾胃,粽子餡料紅棗能補脾益胃,而包粽子葦葉、竹葉能,荷葉還能和胃寧神,因此吃粽子有養生目的[18]。

地區有於端午節吃「五」這數字統稱五種食物,應「重五」「五」。

江浙及黃山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習俗[104]。

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鹹鴨蛋、雄黃酒,而現代有些人會黃酒取代雄黃酒。

黃魚、黃鱔補中益氣,於脾胃;黃瓜解毒,生津止渴;黃酒驅寒祛,薑絲煮酒增胃效果。

於黃色食物大都具有養護脾胃功效,因此民間有黃色可以解毒制煞説法並完全是迷信,包含了節令保健養生意識[18][59][54]。

此外江南部份地區有吃「五」習俗,各地「五」並完全相同,但是夏季時令食品。

如高港地區五是燒黃魚、燒豬肉、莧菜、鹹鴨蛋和河蝦,南京是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黃鱔,[105][106],而以蘇州代表江南水鄉於端午吃「五白」,即白切肉、斬雞、豆腐、白蒜頭、茭白[107]廣東、香港地區有吃五豆粥(或稱五色豆粥)習俗,傳説可以辟邪。

而中醫學,五色豆有解毒、健脾胃效[108]。

江西有早餐吃「五子」習俗,即粽子、包子、雞子(雞蛋)、菓子(藠頭)、蒜子,有「五子登科」寓意[109][89]。

此外,有很多地區地特有特色端午食品。

福建南安、晉江、台灣台南有吃煎䭔習俗,有説是鄭忌日與端午節合併傳習而成,有説是閩南一帶端午節之前為梅雨季節陰雨不止,民間説天空穿了洞,要讓女媧來「補天」,煎䭔一種「補天」象徵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

台灣有吃桃、茄、豆,寓意長壽。

福建有吃時令楊梅、桃、李、枇杷,並用來祭祖。

河北、北京人相信端午吃桑葚可以避免吃到蒼蠅,有吃五毒餑餑。

廣西人端午節會吃肉膾、糯米、苦瓜,地端午節稱苦瓜節[110]。

浙北端午節吃「天師印豆腐」,豆腐上印上鍾馗像。

江蘇端午午宴有吃「十三紅」習俗,即十三種紅色酒菜,包括四果(櫻桃、紅蘿蔔、紅枇杷、黃瓜)、四碟(鹽水大蝦、火腿片、餚蹄、鹹蛋)、四菜(燒黃魚、燒獅子頭、紅燒鵝、湯下瓢兒粉)和雄黃酒[53][54][7][11]。

廣東、港澳地區會吃粽子時配布渣葉茶消滯[111][112]。

江南地區端午節食品包括鹹鴨蛋。

部分晉語地區盛行吃餾米,餾米即黃米(黍)蒸製米飯[65]。

部份地區會吃豆餅,江西南昌人會吃茶葉蛋,陝西人端午節則食哨子麵,河南、浙江地農村端午節以大蒜和雞蛋一起煮做成早餐,浙江温州端午節有一種如絹帛半透明餅,綠豆芽、韭菜、肉絲、蛋絲、香菇作餡,捲成圓筒狀來吃。

甘肅民勤縣一帶端午節蒸一種製成扇子狀麵食「麵扇子」,説源於贈扇習。

[113][114]合肥地區端午要吃鱔鱉,叫 「箭桿黃鱔馬蹄鱉」,懷寧一帶要吃麵粉和酒釀,放青桐葉或荷葉上,發酵後蒸熟「端午粑」,,清香。

和縣一帶端午節午飯要喝麥酒,吃鰣魚、幹鵝,稱為「賞午」[104]。

東北地區,黃米小棗粽是東北傳統粽子,主要糯米製作而成。

每到端午節,人們會煮茶葉蛋吃。

吃茶葉蛋是補充蛋白質以躲避重午瘟疫,端午節接近夏至,補充蛋白質因而。

「鬥石」是一種兩個村莊擲石戲傳統活動習俗,原是村內娛樂活動,後來發展成東北人過端午節習俗。

傳説每人早起需飲酒一杯可以避邪。

人們會蒲草曬乾並拌上少許雄黃,白酒加以浸泡後飲用。

兒童適合飲酒,因此輩少量雄黃酒塗抹孩子臉頰、耳朵、鼻子部位消災祛病。

但現代研究表明喝雄黃酒身體會有損害。

黑龍江人過端午節時早晨要去郊外散步,俗稱踏青。

李淖《秦中歲時記》中曾寫道:「上巳(農曆三月初三),賜宴曲江,人於江頭禊飲,踐踏青草,謂踏青履。

」掛紙葫蘆是一種東北習俗,其寓意是人丁興旺。

此外地人認為如掛上用五彩線、布條做簸箕、掃帚物趕走五毒,掃除瘟疫。

每逢清晨,人們睡醒後會孩子脖子、手腕和腳腕上拴上五色線。

五色線夏季大雨或首輪洗澡才可拋入河中。

人們會插艾蒿,意為避邪氣、攘毒氣。

傳説道西周時,每逢五月初五,地人會各自門户上插掛艾葉、菖蒲。

這一習俗歷代相傳,本溪地區保持該習俗。

[115]
河北、北京這天節慶活動主要為女孩子而設,地人端午節稱「女兒節」。

端午前街上會售賣神符給姑娘們佩戴,她們流行簪五色綾蝠、石榴花、以及稱為「福兒」絨花,身佩葫蘆,這種葫蘆做法是棉花團攢一起,轉成類似筷子頭腰葫蘆,外面纏上五彩絲絨線,彩絲線一個個葫蘆串聯起來釘衣服上,作用與佩香囊。

[116][117][10]。

灤縣聘男女親家會於端午節饋贈禮品。

北京,端午節忌打井水,部份地區專門於端午打水習俗相反。

延伸閱讀…

木偶藝人馮光映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Minhsiung

人們往往於節前汲,説是了避井毒。

因為缺少大江大河,所以北京端午節期間流行賽龍舟[11][118]。

山西解州人端午節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繫於脖子上百其他地區多了「為屈原縛蛟龍」意義。

隰州各村祭龍王和田間掛紙。

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

定襄縣端午有學生贈節禮教師。

潞安有麥麵蒸稱「白團」食品與粽子一起饋贈[11]。

沁縣自2008年起每年端午節會舉行「山西沁縣端午民俗文化節」,龍舟競渡外,有舞龍、跑旱船、、二鬼摔跤活動[119]。

山東鄒平縣端午有早上起牀後飲酒,傳説可以避邪。

日照市端午兒童纏彩線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解下來扔雨水裏。

臨清縣端午節時七歲以下小孩要穿上母親做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毒,意思是藉著屈原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男孩要戴麥稓做項鏈作符,女孩戴石榴花。

即墨人端午節早晨露水洗臉[11]。

濟南大明湖會舉行龍舟競渡,是北方少有競渡活動之一[121]。

西北地區端午節,嬰兒會獲祖母和外祖母贈送五毒肚兜[122],陝西興平縣端午節有一種綾帛縫成小角黍,下面縫上一個小人偶製成飾物,稱為「耍娃娃」。

官縣端午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11]。

屬屈原流放地漢江流域安康縣是賽龍舟形式祭祀屈原,追憶先賢同時祈求[123]。

甘肅靜寧州端午摘玫瑰蜜醃漬為飴。

鎮原縣民於端午會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會邀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

漳縣端午有牧童柴堆成小丘,雞鳴前焚燒來祭祀山神,俗稱「燒高山」[11]。

高台縣大湖灣有端午遊湖活動,傳統龍舟遊湖外,近年有橡皮艇賽和自行車環湖賽[124]。

南方地區端午節習俗保存較完善,北方地區氣氛,各地舉辦各種規模賽龍舟活動,家庭包粽子全家同吃,雖然代表紀念屈原意義,但這種習俗保留著[125]。

安徽端午風俗多種多樣,皖中、皖南、皖西地端午前一二天,寺廟僧尼道士要附近人家送端午符,上面有姜子牙持劍形象和「五月五日午時姜尚此諸迴避」或「太公此,諸迴避」、「飛雄鎮宅」字句,家家户户端午會符貼廚房屋內牆壁上。

徽州巖寺鎮附近,端午節有跳鍾馗民俗表演來藉此除害降福。

舒城一帶端午節流行「吃水果」,地民諺説:「端午吃個杏,到害病;端午吃個桃到不用愁」。

淮北、蚌埠一帶小孩端午節要手腕、腳腕和脖子上「縛花線」,説可以辟邪、防溺水,屬楚國故地環巢湖一帶有躲午習俗,端午節正午,家家户户舉火,帶着粽子食品到野外進食。

已婚婦女會回孃家過節,當地傳説有一獸,到五月初五正午出來覓食,聞到哪家有炊灶香氣,來撲食和吃人;傳統上廚灶事多女性負責,所以媳婦要回孃家「躲午」。

肥西有接女兒、女婿回家過節習俗,岳父要買草帽、毛巾送給女婿,買太陽傘女兒。

郎溪地流行姑娘們走親戚以及已婚婦女回孃家。

和縣一帶端午節中午要「賞午」,喝麥酒,吃鰣魚、幹鵝葷食外,要庭院中插筷子「驗正午」[104]。

江南、吳越地區水鄉保留了許多獨具地方特色風俗,江浙一帶盛行紀念伍子胥和曹娥活動。

南京人端午節會備清水一盒加入許雄黃以及鵝眼錢兩枚,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説可保一年沒有眼疾。

武進有夜龍舟,晚上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並有簫鼓歌聲相和。

蘇州滄浪區有祭伍子胥習俗,2006年蘇州端午節紀念伍子胥俗以「蘇州端午習俗」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産[130][129]。

浙江省桐盧縣有學童端午節送禮師習俗,稱「衣絲」;當地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醫家會於午時採藥。

杭州龍舟不只是競渡或扒船遊,有比拼裝飾、技巧「花樣龍舟」,西湖的劃龍舟活動外,有西溪五常港和深潭口一帶「西溪龍舟勝會」具有400多年歷史;其中蔣村龍舟形式多樣,龍舟比賽重視是表演花樣和趣味而非速度,有祭龍王、千歲龍舟下水鬧端午、「船」展示、水上文藝表演,西溪龍舟勝會列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11][131][132][11]。

嘉興市端午節有著祭祀蠶神嫘祖習俗,這是因為端午節是地蠶收穫季節,有謝蠶花習俗,俗稱「蠶花利市」,南湖周邊蠶民會到南湖煙雨樓大士閣祭嫘祖,同時,南湖來劃龍舟競渡娛神,競渡前要先將龍頭抬到嫘祖前像前祭拜;晚上要點燭焚香,將雞、豬頭擺放在神位前,舉家磕拜「蠶花利市」,然後吃蠶花飯[133]。

江西省,端午節女婿要岳母送禮,因此地人端午戲稱「岳母節」。

婺源端午節傳統上不吃粽子而吃鴨蛋,地人稱蛋「子」,端午吃「子」意味著自己是「龍子」,父母會小孩做端午服、端午帽[134][135]。

新昌縣雄黃酒、丹砂酒抗疫外,有「開眼」意義[11]。

地區如湖口縣、金谿縣有迎鬼船,下水,但登高埠,遊街市[84][85]。

南昌傳統龍舟賽要速度,要奪鐵「龍標」,各龍舟到,終點處的投標船會將繫有繩鐵「龍標」投入水中,龍舟到達各龍船上一名水性人會同時跳入江中尋找鐵「龍標」,後龍舟速度和取得鐵「龍標」綜合成績來決定名次[89]。

四川地區,端午節傳統上稱作是端陽節。

四川省川北岷江方言島區域劍閣、南部、閬中、西充、鹽亭縣市端午節習俗,並不吃粽子,而是吃包子麵食[136][137][138][139][140]。

而四川地區端午節有有「打李子」習俗,類似其他地區石戰,只是是李子而不是石頭,目的是祛病強身、孕育子女。

川西成都郊區、邛崍、大邑、蒲江、青神地,端午節女婿需要回媳婦孃家,孃家會贈傘女婿,以求多生兒女,人丁興旺[141][142]。

成都郫都區端午節會望叢祠中舉辦歌會,歌舞感激古蜀先帝保佑地度過了瘟疫。

成都市區端午節晚上,人們會到錦江和合江亭附近放河燈和孔明燈祈福。

自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端午放河燈有了悼念地震死難者意義[143][144][145][10]。

重慶市石柱縣有「出端午佬」習俗,是四人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大方桌,毯上竹篾編一個騎虎道士,街上敲鑼打鼓遊行[11]。

雲南宜良縣和保山縣有端午賣花花市,宜良縣稱為「宜良端陽花街」,有400多年歷史[146];保山縣稱為「趕花街」,最初是端午賣草藥市集,後來演變成賣花,後保山端午花街所賣貨品限於草藥和花卉,售賣各種土產、日用品,以及設有端陽大戲、滇戲、花燈戲本土傳統戲曲和京劇外省戲曲。

近年趕花街活動民間變成政府組織協調、統一籌辦,成為集花卉、藥材、地方名產展銷、商品物資交流、經貿技術協作、科技知識諮詢、文化體育活動於大型綜合博覽會[147]。

福建福州端午節時,媳婦會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

建陽縣端午節視藥王曬藥囊日,並此日做醬。

上杭縣端午龍舟競渡是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

仙遊縣端午競渡後會弔祭戚繼光,獻紙於虎嘯潭,因為嘉靖年間戚繼光此溺兵。

邵武婦女端午節以絳紗囊盛符和五色絨作方勝,聯以彩線,繫於釵上;幼女懸於背,稱為「竇娘」[11]。

南安鄭故里,而鄭忌日接近端午,當地鄭忌日與端午節合併,端午節同時有紀念鄭習俗[7]。

廣東省從化縣民有「送災」習俗,是端午節正午燒符水洗手眼後,路上。

新興縣人過端午會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以法水、貼符驅邪。

石城縣端午小孩會放風箏,稱為「放殃」[11]。

廣州傳統上五月初二初四開始端午節慶活動,已婚婦女會六個或四個全盒盛以粽子、豬肉、生雞、雞蛋、水果、酒回孃家輩賀節。

有「洗龍舟水」習俗,帶孩子到江邊「浸浸」龍舟水習俗,説可以辟邪和使小孩子身體,,其中南方大廈面建起親水堤有很多戲水市民「洗龍舟水」。

番禺人有遊鳳船風俗,是船兩側裝配上能展能收、運動自如鳳翹,鳳背上搭起亭台,設有神座。

神座兩側幾對少年男女伴著宮嬪擊鼓奏樂、侍奉神靈;遊鳳船前後配有護船各一艘,護船裏有壯丁纜繩拉著鳳船順流漂過,鳳船前面有一大幸綵船做前導,彩船上有戲台沿途演戲[148]。

順德容桂海尾村端午節會舉行「遊龍大匯」,各坊社會派出緻奢美的龍舟巡遊[149]。

深圳有稱為「扒皇舟」特色爬龍舟習俗,相傳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四月,宋帝昰逃新安縣九龍土瓜灣(今屬香港),到端午節,宋帝昰觀看了當地扒龍舟,興起,以護駕名賜黃緞巨型羅傘鄉民。

此後新安縣人每年端午賽龍舟,鄉民奉御賜羅傘置於龍船之中,這種龍船尊稱「皇舟」。

後來於扒龍舟變成賽龍舟,羅傘影響競賽速度,撐羅傘習俗消失。

而松崗文姓原居民為南宋名文天祥旁支後裔,他們端午節會於文氏祠堂祭文天祥,然後到河中舉行盛大龍舟賽[150]。

    如果説端午是中國首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節日大IP,龍舟活動端午具活力、能場景化組成部分。

實際上,過去端午假期,於祭祀屈原、紀念伍子胥、插艾蒿、掛菖蒲、喝雄黃酒、吃粽子、五毒,龍舟競渡脱穎而出,成為受關注、參與度端午習俗。

    “阿欣,下班一起聚餐啊?”“這段時間忙,每天有龍船飯,要忙着龍舟訓練,端午過後。

”廣州赤崗夥阿欣,6月上旬開始,圍繞着龍舟。

這樣情況廣州、東莞、佛山地村民中普遍存在。

阿欣表示,其他地方人看到龍舟比賽只是端午扒龍舟習俗其中一項,“有很多儀式,複雜。

”實際上,廣州扒龍舟有着宗族色彩,貫穿着龍崇拜和北帝信仰,特色。

    端午扒龍舟有多忙?廣州地區例,廣州扒龍舟習俗主要包括起龍、採青、趁景、鬥標、吃龍船飯、送龍。

起龍一項,有看點。

農曆四月初八是廣州荔灣泮塘村“起龍”日子,當天荔灣湖公園彩旗飄揚、鑼鼓喧天,祈福環節過後,泮塘村民們下水,湖裏掏船艙泥沙、搖船底泥漿,多艘龍船眾人合力之下“出水”。

沿襲千年起龍儀式,不僅吸引大量市民圍觀,吸引着眾多媒體關注。

    具有宗族色彩龍舟習俗,珠三角地區傳承不滅,因為它帶有“串門”作用。

廣州,村之間龍舟串門,稱為“趁景”。

今年端午石牌村招景,稱有近百條龍船前往石牌村趁景。

如果説龍舟賽是鬥速度、鬥“技”,那趁景競豔、鬥“靚”。

珠江上羣龍聚首,鬥麗爭妍,小至龍船上羅傘裝飾,龍船隊員技藝是身材,接待禮儀,龍船飯規模,是大家話題。

    年傳承者讓龍舟習俗保持活力,珠三角扒龍舟有其內生動力。

張偉潮是公佈第八批廣州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之一。

這位1987年10月生於黃埔街下沙村年人,臨近珠江主航道、河涌穿流村間嶺南水鄉中長大,榕樹下、祠堂門口聽長輩講述有關龍舟傳説故事,端午時節玩伴岸上看眾龍爭先。

地,他開始拿木匠父親工具來雕刻龍舟模型,如今張偉潮成為龍舟龍頭、龍尾製作帶頭人,成為聞名“老師傅”。

    趁景、,競賽、刺激,以及一系列龍舟習俗,構成了龍舟IP體驗場景氛圍,吸引了大量市民遊客爭相體驗。

6月22日端午節當天,廣州天河獵德湧上數十條龍舟泛舟水上,兩岸擠滿圍觀市民遊客,端午節日氣氛溢滿江畔。

觀看龍舟景市民各招,有孩子騎爸爸肩膀上,有扒開路旁竹子“偷瞄”。

時尚、現代廣州CBD珠江新城,傳統龍舟相映成趣。

    “錯過什麼不要錯過‘房東’們賽龍舟。

”珠江新城工作陳先生是獵德村租客,每年看龍舟賽,“我陝西同學知道了獵德‘房東’扒龍舟。

”記者瞭解到,包括獵德、車陂、石牌、黃埔廣州村落,端午期間短視頻平台、社交平台上頻頻曝光,熱度上升迅速。

而央視6月23日報道,中國移動梧桐數據通過各地龍舟賽吸引遊客數量、地龍舟賽話題活躍度、相關熱詞搜索情況,綜合計算出了各地龍舟賽熱度指數,佛山和東莞以9.9分並列第一。

    場景而散發魅力,有貴州“村超”,與珠三角龍舟活動有異曲同工。

攜程數據顯示,貴州榕江縣這個端午假期吸引了大批遊客,當地酒店訂單同比增長超過11倍,部分酒店接下來幾個週末訂滿。

接地氣現場氛圍、招待遊客住自己家本地村民、熱情洋溢民俗特色表演`,詮釋着“人間煙火”。

    看得見、摸得着、能參與、可互動,龍舟IP激發出來活力讓人。

端午節,扒龍舟不僅是一項傳統體育活動,它羣眾參度、營造出氛圍,與其他三大傳統節日有着區別:春節和中秋團聚,緬懷先人,承載着情感,端午雖然有紀念屈原、伍子胥部分,但是龍舟活動受現代人關注。

可以説,龍舟活動成為了一場嘉年華,充滿着、減壓特色。

    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冬奧會標誌“冰墩墩”設計總執行劉平雲教授表示,IP可以是一個説、一部電影、一個人、某個符號,,IP形象能讓人產生儀式感、參與感、温度感、互動性、社交性,這是它文化屬性。

能不能成為一個IP,需要這三方面:一是基本盤,冰墩墩能夠成為頂流因為有奧運基本盤,那個時候全球民眾關注它;二是話題性,能夠產生交流和互動;三是唯一性、排他性。

在〈南方民族的節日習俗與文化傳承 |到富國島看水上木偶戲 |木偶藝人馮光映 |【南方節日水上人物表演】〉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