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習俗農曆七月十五】文化丨貴州七月半風俗拾趣 |貴州的七月半燒紙習俗 |貴州習俗農曆七月十五 |
風水玄學

【貴州習俗農曆七月十五】文化丨貴州七月半風俗拾趣 |貴州的七月半燒紙習俗 |貴州習俗農曆七月十五 |

到七月半了,同事下班後急匆匆地家,去過七月半。

空蕩蕩辦公室安靜,我腦海裏浮現出時候在家鄉過七月半情景。

我們傳統習裏,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稱“中元節”,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稱亡人節、七月半。

“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十三或十四)。

傳去世祖先七月初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

七月半是七天,這期間,無論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先人懷念。

我家鄉貴陽郊區,過七月半雖説像過春節那般、,但是講究。

祖母在世時,她故事很多,總是茶餘飯後我們講故事。

我時候聽祖母説,一踏入七月初二日,“鬼門關”會打開,所有鬼魂可以出入,各自享受人間人他們準備供品,接受後人們祭祀,直至七月三十日(有地方是七月十五日)鬼門關關閉時,鬼節結束。

農曆七月十四日七月十五日,人們這天晚上拜祭自己祖先外,準備一些菜餚、酒、飯、金銀衣紙類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到了農曆七月十三日,村子裏人們會莊重地祭奠自己祖先和親人。

傍晚時分,每家會點燃插兩行,大馬路上插到家中,兩排形似“街燈”。

大馬路“街”口燒一些錢紙,將老祖宗和親人迎來。

然後亮起“街燈”“街道”他們接到家中陽間家人團聚,再備下酒菜款待。

晚飯前,要老祖宗吃喝後,大人們飯桌四方角燒了錢紙(冥錢),待老祖宗領走“錢”後,一家老小才能上桌吃飯。

從七月十三到十五天天如此,七月十五那天晚上吃過晚飯,燒完紙送老祖宗們回去。

我們家例外,送老祖宗走時。

吃過晚飯,一家老小圍院子中央,奶奶帶領下給老祖宗燒紙送“錢”。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盂蘭盆節。

所以有錢人家往往七月半這天晚上會老祖宗燒很多很多錢紙,燃香從家裏插到馬路上,讓這長長“街燈”照着老祖宗回去。

款待老祖宗這幾天裏,長輩們不準我們小孩們説“鬼”這個字,怕得罪老祖宗,怕老祖宗尊敬。

七月半先人有亡人和老亡人分,去世三年內稱亡人,去世時間超過三年稱亡人。

迷信説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説亡人回來時間並不相同,亡人先回,亡人後回,因此要祭奠。

記得有一年,農曆七月十二日那晚,聽到家門前馬路上有人哭,我們跑出家門去看,鄰居周家奶奶哭,邊哭邊説話,我們知道發生什麼事,跑回家奶奶説,她説鄰居周奶奶接新亡,説周爺爺是年年初去世,要提前接回來過七月半,其他“人”一起過。

“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十三或十四)。

傳去世祖先七月初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

送祖時,紙錢冥財燒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

同時,寫有享用人姓名紙封中裝入錢紙。

貴州苗族七月半是什麼節日七月半不只是貴州苗族節日,是中華文化圈性節日。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盂蘭盆節。

與除夕、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祭祖大節,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傳統文化節日。

中元節有放河燈。

什麼貴州過盂蘭節是七月十三號呢農曆七月十五,是盂蘭盆節,稱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

中元意元宵節延伸而來。

古代正月第一次月圓稱上元(故元宵節稱上元節),七月歲中,七月第一個月圓日稱為中元,因以節名。

中元節稱盂蘭。

七月半幾號七月半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七月十五,所以七月半中元節。

中元節即農曆七月十五,農曆六七月酷暑,七月十五進入秋天,這時天氣白天還是,但是有些涼意了,相傳中元節附近先祖靈魂都出來。

農曆7月份燒紙錢怎麼寫地址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稱“中元節”,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

“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十三或十四),貴州應該全部農曆七月十三,是中國特有節日。

七月半臨近,相信大多數人。

貴州“鬼節”起源是什麼指示,目於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

捱餓母親於得到了食物。

紀念目孝心,佛教徒每年有盛大“盂蘭盆會”,即我們現説“鬼節”。

書上説時候這一天,人們會街口村前。

羅甸七月半節日來歷“七月半”,漢族地區是一個祭祀祖先和孤魂野鬼內容節日。

羅甸布依族七月半漢族過此節時相似習俗外,有許多具民族特色和地區特色活動內容。

節期多二天。

貴州紅水河沿岸布依族農曆七月十五。

鬼節是幾月幾日七月是佛教孝道之月,是修月,供僧月。

印度,4貴州有哪些風俗、傳統節日?(14)吃新節(農曆七月)農作物初時候,仡佬族會擇吉日“嘗新”。

是時,人們到莊稼地裏,選摘幾穗稻穀、包穀、豆角“嘗新”。

吃節會殺牛祭祖,寨子開始收割莊稼。

(15)踩蘆笙堂(農曆七月十五)這天。

七月半不只是貴州苗族節日,是中華文化圈性節日。

農曆7月14/15日是陰間節日——鬼節,稱中元節或盂蘭盆節,是我國三大冥界節日之一。

與除夕、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祭祖大節,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傳統文化節日。

中元節有放河燈。

什麼貴州過盂蘭節是七月十三號呢農曆七月十五,是盂蘭盆節,稱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

中元意元宵節延伸而來。

古代正月第一次月圓稱上元(故元宵節稱上元節),七月歲中,七月第一個月圓日稱為中元,因以節名。

中元節稱盂蘭。

七月半幾號七月半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七月十五,所以七月半中元節。

中元節即農曆七月十五,農曆六七月酷暑,七月十五進入秋天,這時天氣白天還是,但是有些涼意了,相傳中元節附近先祖靈魂都出來。

農曆7月份燒紙錢怎麼寫地址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稱“中元節”,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

“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十三或十四),貴州應該全部農曆七月十三,是中國特有節日。

七月半臨近,相信大多數人。

貴州“鬼節”起源是什麼指示,目於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

捱餓母親於得到了食物。

紀念目孝心,佛教徒每年有盛大“盂蘭盆會”,即我們現説“鬼節”。

書上説時候這一天,人們會街口村前。

羅甸七月半節日來歷“七月半”,漢族地區是一個祭祀祖先和孤魂野鬼內容節日。

羅甸布依族七月半漢族過此節時相似習俗外,有許多具民族特色和地區特色活動內容。

節期多二天。

貴州紅水河沿岸布依族農曆七月十五。

鬼節是幾月幾日七月是佛教孝道之月,是修月,供僧月。

印度,4貴州有哪些風俗、傳統節日?(14)吃新節(農曆七月)農作物初時候,仡佬族會擇吉日“嘗新”。

是時,人們到莊稼地裏,選摘幾穗稻穀、包穀、豆角“嘗新”。

吃節會殺牛祭祖,寨子開始收割莊稼。

(15)踩蘆笙堂(農曆七月十五)這天。

農曆七月十五,是盂蘭盆節,稱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

中元意元宵節延伸而來。

古代正月第一次月圓稱上元(故元宵節稱上元節),七月歲中,七月第一個月圓日稱為中元,因以節名。

中元節稱盂蘭。

七月半幾號七月半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七月十五,所以七月半中元節。

中元節即農曆七月十五,農曆六七月酷暑,七月十五進入秋天,這時天氣白天還是,但是有些涼意了,相傳中元節附近先祖靈魂都出來。

農曆7月份燒紙錢怎麼寫地址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稱“中元節”,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

“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十三或十四),貴州應該全部農曆七月十三,是中國特有節日。

七月半臨近,相信大多數人。

貴州“鬼節”起源是什麼指示,目於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

捱餓母親於得到了食物。

紀念目孝心,佛教徒每年有盛大“盂蘭盆會”,即我們現説“鬼節”。

書上説時候這一天,人們會街口村前。

延伸閱讀…

文化丨貴州七月半風俗拾趣

貴州習俗農曆七月十五

羅甸七月半節日來歷“七月半”,漢族地區是一個祭祀祖先和孤魂野鬼內容節日。

羅甸布依族七月半漢族過此節時相似習俗外,有許多具民族特色和地區特色活動內容。

節期多二天。

貴州紅水河沿岸布依族農曆七月十五。

鬼節是幾月幾日七月是佛教孝道之月,是修月,供僧月。

印度,4貴州有哪些風俗、傳統節日?(14)吃新節(農曆七月)農作物初時候,仡佬族會擇吉日“嘗新”。

是時,人們到莊稼地裏,選摘幾穗稻穀、包穀、豆角“嘗新”。

吃節會殺牛祭祖,寨子開始收割莊稼。

(15)踩蘆笙堂(農曆七月十五)這天。

七月半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七月十五,所以七月半中元節。

中元節即農曆七月十五,農曆六七月酷暑,七月十五進入秋天,這時天氣白天還是,但是有些涼意了,相傳中元節附近先祖靈魂都出來。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稱“中元節”,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

“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十三或十四),貴州應該全部農曆七月十三,是中國特有節日。

七月半臨近,相信大多數人。

七月十三日是民間七月半,叫中元節,民間俗稱「鬼節」,因為民間普遍相信從七月初一到七月十三日是陰間鬼門大開日子,所以要七月十三這一天祭拜祖先,這一風俗西南地區盛行。

民間故事中有關於七月半傳説,但這些故事是鬼中心內容,所以七月半便是圍繞「鬼」這一主題來展開活動,因而燒紙錢、祭拜祖先這個節日主要內容。

貴州人過七月半燒包,即燒紙錢。

七月半來臨之前提前準備祭祀東西,其中過於「包」,所謂「包」紙錢包在祭祀專用紙內,折成規則四方形,漿糊。

民間,封包是門講究學問,分為三個步驟:
是包封,封後要寫包,封包紙是製,專門祭祀所用,封紙上右邊數起寫日期(年月日農曆)、包數量、某人收、某人寄,其中寫某人收和某人寄時候有講究,例如寫某人寄寫是孝子、孝孫、孝外孫或者孝婿,稱呼不能錯,值得注意的是寫給過世人和寫過世人包是,寫給過世人叫「白包」,即封紙像其他紙畫有紗衣冥錢,只有寫日期內容地方。

男輕女社會裏,女性不能寫包,傳説女性寫包到不了陰間,老人們收不到,只有男子寫包才能為一家人帶來運。

其次是拴包,兩個包背面稻草栓成一對(封包時候是封雙數),拴包時候要注意不能寫兩個人包拴一起。

後是放馬,馬是畫紙上,包中間放一張馬,這樣就算完工了,但是放馬是有講究,馬只能在燒包時候放,放會讓馬太累駝不動。

七月半那天要燒包,天黑後選燒包地方,然後石灰選好地方圈起來,要留出一個出口,並沿著出口繼續石灰畫出一條路,沿著畫圈插上點燃香,説這能指引老人們來拿錢。

畫圈後包堆,這時候家裏女人們要畫紙上馬和馬夫放在簸箕裏,簸箕裏放進青草和食物,這是要餵馬和馬夫,讓他們吃飽了上路,但是隨著時代,有人燒馬而是燒畫紙上車,錢燒成百元鈔票。

餵馬後開始燒包了,這時候要「倒水飯」,米飯和上水灑周圍,並且燒一些零散紙錢,這樣是祭祀那些無人祭祀孤魂。

燒包時候家裏老人拿上老人牌火堆上繞,這叫「叫魂」,是家人祈求一年。

紙錢燒完後,要紙灰裝進口袋裏,拿到有河地方讓紙灰隨著河水漂走,傳説這做才能讓紙錢到達陰間,因為人們認為河流是流到陰間去。

民間燒紙錢會燒衣服,生活用品東西,但不管是什麼,總之是祭奠死去親人,是一種圍繞「鬼」而展開活動,所以可以算是一種宗教活動,可以説七月半是死人們節日。

七月半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人們祭祀祖先盛大節日。

以前,七月半是節祭祀節日,後來文革中認為是宣揚封建迷信,取消,只留節。

改革開放後,人們過七月半,但其程度今非昔比。

每一年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一到夜晚街上人總是零零散散幾個,沒了平日裏鬧燈火輝煌模,什麼呢?大家是知道,這一天是「中元節」,稱「鬼節」。

不過很多地方習俗,有些地方七月十四開始過中元節,而有些地方到了七月半,七月十五這一天才算是中元節。

到了農曆七月十五左右,到了中元節,所謂鬼節。

每家每户會祭祀燒紙錢,我們老家會祭祀紙錢封一個個包裏面,封包:包,叫包袱,封包紙錢分為一公分一疊一疊後封皮封成包。

農曆7月14/15日是陰間節日——鬼節,稱中元節或盂蘭盆節,是我國三大冥界節日之一。

延伸閱讀…

貴州的七月半燒紙習俗

貴州苗族七月半是什麼節日

民間有陽間過元宵節陰間過鬼節傳説。

説,當日閻王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佳節,並且讓我們活著人一起他們祝福,祝願另外一個世界人們心想事成,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

外國有情人節,咱們七夕節。

外國有聖誕節,咱們春節。

外國有萬聖節,咱們有中元節。

我覺得吧,咱們節日比起國外,不僅節日多,而且內容富有木有?趕著今個是中元節,報著諸君負責態度,編大家整理了一下全國各地各省份過中元節情況,來看看你們省份咋過?無線閬中訊:8月31日,無線閬中接到用户報料稱,中元節期間,於眾多閬中市民燒紙錢祭拜先祖,但並沒有妥善處理燒紙後留下殘留物,造成閬中嘉陵江污染。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民間習俗「中元節」,成稱「鬼節」,是道教一個節日,是佛教「盂蘭盆節」。

這天每個地方有著各自民間習俗。

編帶大家看看湖南文化中中元節是有怎麼樣習俗吧。

中元節燒紙是紙錢,人們相信紙錢陰間錢。

表示對死者追悼,人們燒紙錢送給亡靈。

傳説七月十五鬼門關大開,很多逝去先人會走出鬼域回家一趟,看看家裏現怎麼了。

去收些錢帶到下面去。

錢之俗早在漢代有了。

魏晉後,南朝齊之時,人們普遍改為紙寓錢祭靈。

民間,有一個節日是中元節, 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

與除夕、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祭祖大節。

這天凌晨12點整,閻羅王會開啟鬼門關,所有地府陰魂會回到陽間。

是民間祭祀先祖、祭拜去世家人一個節日。

立秋後,天總不作美,沉著臉,不時雨灑落下來。

眼前車窗外迷濛蒙,小城總雨水澆灌得濕漉漉。

時間過得,轉眼一年一度月半要到了。

老家裏人習慣中原節叫月半或七月半,這是一年中祭祖節日之一。

説起月半,每個地方祭祖風俗或許有所不同,時間上會。

七月半,開鬼門,鬼小鬼滿街串。

你家鄉,鬼節有哪些習俗呢?説起七月半,大多數農村孩子應該知道,因為這一天是要逝去先祖們燒紙錢,各個地方習俗。

那麼你們知道鬼節來歷以及歷史麼?城市裏七月半祭奠七月半,叫中元節。

俗稱鬼節、施孤,佛教稱盂蘭盆節。

農曆正月十五 日稱 上元節 ,乃慶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日 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 下元節 ,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俗稱「鬼節」,是中國傳統祭祀節日,於2010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説,中元節當天曹地府所有鬼魂放出,人們進行各種祭祀鬼魂活動,以此來祭奠逝去親人。

貴州民間中元節叫做「七月半」,有地方是農曆七月十三,有地方是農曆七月十四。

七月初八開始「接老人」,各家擺出神龕,請出老人牌,上面寫著逝去親人名字,香火。

每日三餐之前要家裡供奉老人牌,老人「吃完」才可以吃。

這期間產生生活垃圾不能傾倒外面,要找一個容器裝起來,象徵一種財富、運氣外泄。

臨近七月半前幾天,準備「錢紙」(一種黃色、有許多小半月圖案組成冥幣)切成10*15方塊。

「封包」,注意正反面,封字上面。

「掛包」,怎麼掛是有講究,家裡面文化輩來寫,一點不能寫錯,不然老人們收不到,你去寄遞。

馱馬要新鮮麥芽草餵,馬夫要酒菜款待,以免它去陰間路上撒丫子跑了。

準備封包、馱馬、馬夫一層一層堆鐵盆中。

鐵盆外圍要畫一個圈,防止孤魂野趁火打劫。

準備一把點燃香,沿著小路,每閣兩三米插一柱,指引鬼魂回去道路。

接下來開始燒包了,長輩們嘴裡念念有詞燒包,滴酒。

這時候不能大聲説話,周圍靜幽得只有火焰聲音,有幾聲狗吠,氣氛凝重。

燒完包後,要叫魂,因為怕鬼魂家裡孩子魂魄勾走。

準備一個雞蛋,放在孩子嘴邊哈氣,放在碗中。

長輩們呼喚著孩子小名,「**,你魂魄回家來了」。

然後雞蛋煮熟給孩子們吃掉,包括供奉水果,點心。

每一年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一到夜晚街上人總是零零散散幾個,沒了平日裡燈火模樣,什麼呢?大家是知道,這一天是「中元節」,稱「鬼節」。

不過很多地方習俗,有些地方七月十四開始過中元節,而有些地方到了七月半,七月十五這一天才算是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婁底民間中元節(鬼節),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打開,陰間鬼魂會放禁出來,允許他們到人間「探親」,於是有子孫、後人祭祀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養。

到了農曆七月十五左右,到了中元節,所謂鬼節。

每家每户會祭祀燒紙錢,我們老家會祭祀紙錢封一個個包裡面,封包:包,叫包袱,封包紙錢分為一公分一疊一疊後封皮封成包。

在〈【貴州習俗農曆七月十五】文化丨貴州七月半風俗拾趣 |貴州的七月半燒紙習俗 |貴州習俗農曆七月十五 |〉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