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2023年節日表 |香港假期 |2023 |【11月香港節日】
風水玄學

假日2023年節日表 |香港假期 |2023 |【11月香港節日】

不知來到了2023年尾,2024年假期安排爐! 2023年尾+2024元旦請4日可以連放9日 😍 是時候規劃假期!想知2023-2024香港法定假期及香港勞工假期?香港放假日?如何可以利用假期到,季節享受到靚風景?看以下2023 -2024香港假期攻略 📅 *《2021年僱傭(修訂)條例》,2024年起,聖誕節後第一個週日新增為法定假日。

政府誕列入法定假日,且2022年起至2030年,法定假日會增加17天。

《公眾假期條例》規定,「銀行假期」即公眾假期,僱員每年享有17日假日;而「勞工假」是是《僱傭條例》規定,僱員每年可享13天法定假日。

「勞工假」「銀行假期」5日假期。

不過2021年1月時間,有報導指會正在審議《2021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計劃《僱傭條例》下法定假日日數目前13日增至17日,公眾假期日數。

– 聖誕+元旦: 2022年請12月28、29、30日,可連2023年元旦假期放10日週末假期 (由12月24日1月2日) 。

2022聖誕節星期日,所以聖誕節後第二個週日補假。

– 農曆新年: 請1月26、27日,享受由1月21日1月29日9日新年假期!- 節+復活節: 請4月3、4、6日,可放4月1日10日10日連假請6月23日,可放6月22日25日端午節4日。

2023國慶節是星期日,所以國慶日翌日補假。

國慶節、重陽節各有3日。

2022年請12月27、28、29日,可連2023年元旦假期放10日假期。

2022聖誕節星期日,所以聖誕節後第二個週日補假。

推介行程一:冰島雷克雅未克、博爾加內斯,睇極光冬季要追極光啦~全冰島一年有8個月可以看到極光!如果航班夜晚抵達,飛機上有可能可以展開看極光旅🤗!遇上天公造美,雷克雅未克市中心能直接觀賞。

西部博爾加內斯因緯度,觀看條件,編十分推介前往當地碼頭欣賞,因為碼頭有漂漂蕩蕩漁船悠閒地停泊,極光觀看,景色。

😊北海道位於日本北端,冬天啱進行滑雪各項冬季活動。

享受做運動之餘,遊客可以去、定山溪、層雲峽温泉區放鬆身心,洗去。

札幌和紋會趁冬季舉辦冰雪節和流冰節。

4月墾丁可以説是一年中時候,知名春天吶喊音樂節這裡舉辦。

來自各地樂隊會匯集鵝鑾鼻燈塔公園進行演出,氛圍鬆。

喜歡潛水朋友還可以觀賞到珊瑚產卵景象。

是個城市,生活節奏,物價。

每年4月13日-15日是泰國舉辦潑水節日子,可以街上盡情潑水玩耍。

名稱中「週日」不是指星期日(因此使用「週日」),而是英文Weekday直接翻譯(政府這天英文稱謂The first weekday after Christmas Day),坊間稱為Boxing Day。

如果想學習正宗泰北料理,可前往烹飪學校,學完仲可以食埋!5月正值澳洲秋季,是悉尼氣候時候,悉尼漫山遍野是紅色楓葉,千萬不可錯過!藍山便是賞楓點。

5月到8月是座頭鯨向北遷徙季節,建議乘船或直升機進行觀賞。

香港節日公眾假期主要有兩種,是《香港法例》第149章《公眾假期條例》規定每年17天公眾假期(本條目所有公眾假期天數,包括星期日),和《香港法例》第57章《僱傭條例》規定每年13天法定假日。

公眾假期和法定假日數量外,適用對象有所不同:
另有部份機構是全年運作,不論是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放假,其僱員會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當天放假,或會個別僱員輪流另日補假(日語:振替休日)方式放假。

本表列出香港所有公眾假期,其中13天同時是法定假日,黃色顯示。

特別註外,所有公眾假期如星期日或其它公眾假期重疊,會於下一個工作日補假。

部份農曆日期公眾假期,會註其農曆日期。

如當日星期日,1月2日星期一訂為補假日。

稱新年、過年,慶祝農曆一年開始,會這個時候拜年。

如農曆年初一、年初二或年初三為星期日,農曆年初四訂為補假日。

1983年2010年間,如農曆年初一、年初二或年初三為星期日,農曆年初一前一日(即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訂為補假日。

首次發生1983年2月12日星期六,而後一次發生2010年2月13日星期六。

如當日星期日,該日後星期一訂為補假日。

如3月21日春分當日適逢月圓日,復活節會春分後首個星期日(但如春分適逢星期日,復活節會天,而是一個星期後3月28日星期日);如春分當日月圓日,復活節會春分後首個月圓日後首個星期日(倘若月圓日適逢星期日,復活節會天,而是後一個星期日)。

但2021年地不是出現月圓日(3月26日星期五)後星期日(3月28日),而是那個星期日後過多七天星期日(4月4日)。

注意計算復活節「春分」和「月圓」,是天主教會曆書定義,和天文學定義略有不同。

計算復活節「春分」,3月21日(二十四節氣「春分」圍繞3月20日22日之間,故是),「月圓」於農曆二月十四日或閏二月十四日或三月十四日。

此計算法,復活節3月22日,最晚4月25日[1]。

香港,假期是復活節前兩天(星期五、星期六)耶穌受節、耶穌受節翌日,及後一天(星期一)復活節星期一(復活節補假日)。

耶穌受節是悼念耶穌受,復活節則是慶耶穌復活。

坊間這三天假期泛稱「復活節」,甚提及「耶穌受節」。

此假期可能節重疊,例如2010年、2015年、2021年、2026年,其中2021年節4月4日星期日,翌日4月5日星期一補假,但4月5日星期一復活節星期一重疊,故4月6日星期二「復活節星期一翌日」名義補假,並出現三個處:
現時不是法定假日,復活節星期一、耶穌受節和耶穌受節翌日,於2026年、2028年和2030年起成法定假日。

如當日星期日,5月2日星期一訂為補假日。

以來,只有2012年地4月28日出現(但未來於2069、2088年時再出現)外,其他年份會4月30日出現(2001年、2020年、2039年)。

1974年佛誕,地4月29日出現(但誕定公眾假期)。

出現5月29日,如1955年地5月29日出現(但誕定公眾假期),基本上需5月22日才有機會出現。

如當日星期日,農曆四月初九星期一訂為補假日。

較少出現在5月27日,例如2039年。

是出現5月26日或6月26日,基本上夏至前者需要6月20日,而後者需要6月22日,才有機會出現。

如當日星期日,農曆五月初六星期一訂為補假日。

1997年,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時,其翌日7月2日星期三是公眾假期,而之後只有7月1日是公眾假期,除非7月1日星期日重疊,7月2日補假。

如當日星期日,7月2日星期一訂為補假日。

較少出現在10月9日,如1919、1938年,基本上秋分需在9月24日才有機會出現。

地,少出現在9月8日,如2052年,基本上秋分需在9月22日才有機會出現。

如當日星期日,農曆八月十七星期一會「中秋節後第二日」名義訂為補假日。

1983年2010年間,如當日星期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六訂為補假日。

首次發生1995年9月9日星期六,而後一次發生2009年10月3日星期六。

1999年起,新增勞動節及佛誕為公眾假期,同時取消10月2日國慶日翌日及8月中旬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公眾假期(除非10月1日星期日及/或中秋節翌日重疊,會於10月2日國慶日翌日名義補假),保持公眾假期每年17天。

如當日星期日,10月2日星期一訂為補假日。

1919年、1995年是11月1日及1976年11月1日於翌日補假外,其他年份10月。

如當日星期日,農曆九月初十星期一訂為補假日。

雖是法定假日,但法例容許法定假日放假機構,選擇聖誕節放假,冬節代替。

如當日星期日,12月27日星期二會「聖誕節後第二個週日」名義訂為補假日。

[16] 華人其他假日例如冬至、節、端午節、中秋節及重陽節傳統節日及節氣,會進行一些應節活動,但是會放假。

如果12月26日是星期日,本假期出現12月27日星期一。

現時不是法定假日,於2024年起成法定假日。

以下日子,雖然不是公眾假期,但俗成,部份機構或會放假或提早下班:
2006年前,大部份企業機構上午上班,中午下班、下午放假,有全天放假或全天放假。

2006年,部份政府部門推行五天工作制,實行全天放假,部份非政府機構及企業跟隨,全天放假機構有所增加。

公眾假期與星期六重疊,會作出補假。

1983年2010年間,如農曆年初一、年初二或年初三為星期日,當日訂為補假日。

首次發生1983年2月12日星期六,而後一次發生2010年2月13日星期六。

1983年2010年間,如中秋節翌日為星期日,當日訂為補假日。

首次發生1995年9月9日星期六,而後一次發生2009年10月3日星期六。

名義上,香港每年有17天公眾假期(俗稱「銀行假期」、「寫字樓假期」、「紅字」、「紅日」,香港版本日/月/年曆上,該17日紅色標示),但 香港法例第149章《公眾假期條例》第2條《釋義》,該17天是銀行、教育機構、公共機構辦事處和政府部門遵守為假期日子。

如非上述機構,並適用於《公眾假期條例》,而 香港法例第57章《僱傭條例》第39條《假日給予》 規定,給予僱員每年13天假期,這13天稱法定假日(俗稱「勞工假期」、「工廠假期」),即為上表黃色列出假日,包括:元旦、農曆年初一、農曆年初二、農曆年初三、節、勞動節、佛誕、端午節、香港行政區成立紀念日、中秋節翌日、國慶日、重陽節、冬節或聖誕節(僱主選擇冬節或聖誕節其中一天)。

但有機構給予僱員《公眾假期條例》規定17天假期。

任何僱員,只要是《僱傭條例》下性合約,即4星期,每星期同一僱主工作18時或以上僱員(俗稱「418」),可享有法定假日。

如法定假日僱員休息日重疊(即每星期例假,是星期日),應於下一個工作日補假。

該補假須並非法定假日、代替假日或休息日日子。

如僱員性合約受僱滿三個月,可享有相等於僱員該日工資假日薪酬。

如果僱主要求僱員法定假日工作,事前48時通知僱員,並該法定假日前或後60日內安排另定假日僱員。

如雙方,僱主可法定假日或另定假日30天內安排代替假日僱員。

換言之,耶穌受節 、耶穌受節翌日、復活節星期一、聖誕節後第一個週日,屬「不是法定假日公眾假期」,僱主如非《公眾假期條例》內指定機構,及無僱傭合註僱員可享有公眾假期話,有權要求僱員上述「不是法定假日公眾假期」期間如常上班,且給予任何補假或補薪。

換言,法定假日一僱員待遇,於普羅大眾來説,所謂公眾假期,其實只是一項額外福利,並非屬於「公眾」假期。

這於大部份國家或地區,「紅色日曆」是全民假期,即使上班者有補假及/或補薪安排。

理論上,如非《公眾假期條例》指定機構,任何僱主可自行選擇給予僱員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

不成文傳統,《公眾假期條例》指定機構外,俗稱「白領」(主要是文員和會計工作)行業企業是公眾假期放假,只有俗稱「藍領」(傳統上指第二產業,現在可泛指「白領」以外大部份工種)行業會法定假日放假,例如製造、建造、紡織、維修、貿易、工程、傳媒、保安、潔淨、運輸、物流、批發、零售、餐飲、酒店、客户服務,上述行業核心業務公司,即使是文職崗位僱員,是法定假日放假。

1997年金融風暴後,失業率飆升,部份原本給予公眾假期僱主,看準僱員求職困難,於是改為給予法定假日,加薪情況下增加僱員工作時間。

只能享用法定假日僱員,一度有增加趨勢。

早在1981年6月,香港政府這兩種假期制度分歧問題,展開公眾諮詢,研究統一可能性,諮詢結果一如所料:勞方要求增加法定假日和公眾假期,而資方增加法定假日。

政府採取折衷方案:於1983年起,新增1天法定假日(下文「香港節日演變」),打算日後檢討。

但自此後,此事不了了之,無下文。

1999年,香港主權移交,而新增多1天法定假日。

而民間、工會組織、個別爭取勞工權益重點政綱議員,對法定假日此一僱員待遇、兩種假期制度分歧態度,十分,有聲音。

2008年5月,會議員李卓人提出私人議案,建議所有公眾假期納入法定假日,雖然出席議員過半數贊成且僅一名議員,但分組點票制度下,否決[3]。

2012年2月,行政官選舉候選人唐英年,參選政綱提及建議增加法定假日,和公眾假期,當時每年12天,每年遞增1天,直到5年後增至每年17天。

但隨著唐英年落選,此事不了了之[4]。

2020年1月14日,因2019年反修例運動社會動盪及人道危機,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公佈多項民生政策措施,包括建議增加法定假日,和公眾假期,交由勞工顧問委員會討論。

政府於2021年3月5日刊憲《2021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5],2022年起,法定假日每兩年遞增1天,佛誕(2022年)、聖誕節後第一個週日(2024年)、復活節星期一(2026年)、耶穌受節(2028年)、耶穌受節翌日(2030年),2030年,法定假日和公眾假期。

該條例草案於同月17日提交會,同年7月7日獲會通過,同月16日刊憲[6],翌年(2022年)實施佛誕為法定假日。

另外有一種情況,如前述,僱員符合「418」,方能享用法定假日。

一些兼職或臨時僱員,於工時於每星期18時及/或僱用期於4星期,或一些無良僱主,為合法逃避給予僱員法定假日,刻意安排僱員每工作於4星期停工一段時期,致不能構成「418」,這些僱員法定假日不能享用,他們不論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上班,僱主有權給予任何補假或補薪,這造成了社會問題。

絕大部份日校中、小學及園,所有星期六、星期日和公眾假期當天放假外,有很多其它假期。

例如農曆新年、復活節和聖誕節,星期六及星期日和公眾假期當天外,會另外於星期一五放假510天,可以串連成10天或以上假期。

每年有13天教師發展日及13天學校自決假期,學生不用回校上課。

7月上、中旬8月下旬暑假,個別院校,4月下旬開始暑假,9月上旬完結,期長達約4個月。

一些學校大型活動(例如運動會、家長日、旅行、畢業禮)翌日、國父孫中山先生誕辰紀念日(公曆11月12日),可能會放假一天。

道教團體主辦學校道祖誕(農曆二月十五)、孔教團體主辦學校孔聖誕(農曆八月廿七或公曆9月28日),或會放假一天。

延伸閱讀…

香港公眾假期、假日2023年節日表

【香港假期】2023-2024香港公眾假期月曆📅請假攻略,打工仔 …

而伊斯蘭教團體主辦學校古爾邦節(伊斯蘭曆12月10日),會放假數天。

有少數族裔學生學校可能會專設族裔、宗教假期,或要學生自行請。

個別國際學校會設立聯繫國家相關節日(如國慶)學校假期。

2022年,應第五波疫情,加上政府需徵校舍作全民強制檢測(後期宣佈緩,及後不了了之),因此暑假調整到3月初4月復活節後,而該學年後一個上學日延遲8月12日。

此外,於近年會及區議會選舉中,需借用部份學校校舍作票站,需在投票日翌日早上才能校舍歸校方,因而妨礙學校運作,有學校因此而借出校舍作為票站,故教育局選管會建議,2020年6月學校發出通告,要求所有學校(不論有否借出校舍作票站)會及區議會選舉(包括補選)投票日翌日,訂為學校假期[7],減低投票學校運作影響。

「學校假期」是指學生不用回校上課,但可能須回校出席活動或補課,期間學校教職員放假。

公眾假期與星期六重疊,即使實行五天工作,設任何補假。

如星期日或其他公眾假期重疊,會另日補假。

一般而言,補假會該假日後下一個工作日,或行政官會行政會議藉憲報刊登命令,指定取代該日另一日。

香港現行公眾假期安排而言,與星期六重疊公眾假期,每年可達5天,有1天,耶穌受節翌日鐵定於星期六,2011年2046年這36年計算,共有100天,每年2.78天。

雖然星期六不是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但俗成,機構星期六會提早下班全天放假(2006年起,部份政府部門推行5天工作制,部份非政府機構及企業跟隨,星期六全天放假普遍),形成假期重疊沒有補假,使僱員損失了部份假期。

因此,除非索性放棄星期六提早下班或全天放假,事星期六全天上班(或任何每週上班6天)工作,否則所謂每年17天公眾假期,可能完全放足(能只放16天)。

有關安排指對部份每週上班5天僱員公平,2011年,時任會議員馮檢基事務會議中,詢問時任勞工及福利局局張建宗相關問題,建議節日前一天或後一天補假,但張建宗表示,建議會導致機構節日當天要繼續辦公,非每週工作5天僱員要如常上班,反而該僱員公平,所以無意改動安排[9]。

較,是1983年2010年間,農曆年初一、二、三和中秋節翌日,與星期日重疊補假方式。

1982年及之前,這些假日和其他假日一樣,如星期日重疊,會於該天後,即農曆年初四和八月十七補假;但後來考慮到有意見(女性僱員而言)認為,如補假安排於前一天,即農曆除夕和中秋節,可以僱員華夏傳統,為家人準備晚餐團聚,以及與家人一起享受一年中相聚時刻。

故1983年起,更改了補假方式,這些假日如星期日重疊,改為於該天前,即農曆除夕和中秋節補假[10]。

這等同補假定於星期六及/或農曆除夕,這些日子雖然不是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但俗成,機構這些日子本身會提早下班全天放假,令僱員損失假期。

而這種補假方式,與星期六重疊公眾假期(包括其補假),每年可達6天(英治時期)或5天(特區時期)。

例如2009年和2010年,兩年出現此情況:2009年星期六重疊公眾假期,有節、耶穌受節翌日、佛誕、聖誕節後第一個週日,且於該年中秋節翌日與星期日重疊,故以中秋節,即星期六補假;2010年星期六重疊公眾假期,有耶穌受節翌日、勞動節、重陽節、聖誕節,且於該年農曆年初一與星期日重疊,故農曆除夕,即星期六補假。

即兩年,補假內,與星期六重疊公眾假期,達上限5天,造成假期損失。

2010年農曆年初一(2月14日)與星期日重疊,局依例安排農曆除夕(2月13日)星期六補假,形成了上述假期損失。

2010年2月13日,農曆除夕,時任行政官權沙田年宵市場傳媒問及有關問題時,表示勞工及福利局局張建宗討論過有關問題,並研究修改有關法例,避免再出現情況[11]。

,政府於2011年會提交《2011年公眾假期及僱傭法例(補假安排)(修訂)條例草案》(下簡稱「該修訂」),提出日後農曆年初一、二、三和中秋節翌日,如星期日重疊,將改回1982年及之前補假方式,於該天後,即農曆年初四和八月十七補假,避免上述損失假期問題,該修訂於同年12月14日通過[12],《2011年公眾假期及僱傭法例(補假安排)(修訂)條例》於2012年2月24日生效。

2011年及2012年,農曆年初一、二、三和中秋節翌日沒有星期日重疊。

2013年,該修訂生效後,首次農曆年初一(2月10日)與星期日重疊,故農曆年初四(2月13日)星期三補假,是該修訂生效後首次實行。

[13]
2022年,該修訂生效後,首次中秋節翌日(9月11日)與星期日重疊,故於農曆八月十七(9月12日)星期一 ,「中秋節後第二日」名義補假。

然而,所有公眾假期(包括農曆年初一、二、三和中秋節翌日)與星期六重疊無補問題,仍未有改善。

即使該修訂生效,與星期六重疊公眾假期,理論上每年可達5天,但這情況於1999年出現過(該年農曆年初一、二、三和中秋節翌日沒有星期日重疊,無出現星期六補假情況,但星期六重疊公眾假期,達5天,耶穌受節翌日、勞動節、佛誕、中秋節翌日、聖誕節),2011年2046年這36年間,與星期六重疊公眾假期,每年4天,2.78天,見下表(2025年及後公眾假期公佈,假設《公眾假期條例》2046年修訂計算;於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起,實行一國兩制、50年不變期限,於2047年7月1日屆,其後香港實行法律及制度仍未知,故2047年及後作計算)。

香港人重視農曆新年及節,但受到西方節日(例如情人節、復活節和聖誕節)感染,即使如此中國傳統節日重視程度沒有減少。

是,香港人假期觀念有轉變。

時代轉變,香港人節慶習俗簡化,變得有所商業化。

例如香港人渡過農曆新年時,會習俗,農曆新年前「辦年貨」和逛年宵市場,農曆年期間張貼年畫和揮春賀年裝飾品、舞獅、到廟宇、佛寺拜神禮佛祈福、吃年糕和煎堆賀年食品、派利是、到親戚家裡拜年。

但拜年卻只求拜過,會年初一拜夫家,年初二拜孃家,年初三赤口拜年傳統規則。

例如中秋節,香港人會購買月餅和燈籠應節、吃團圓飯。

而政府節日活動禁制甚多,例如農曆新年不準燃放炮仗,舞獅有限制、中秋節準「煲蠟」、聖誕節準「噴雪」,削弱了節日氣氛。

以上公眾假期外,一些眾假期節日,例如情人節、白色情人節、萬聖節、母親節、父親節,近年商人透過廣告宣傳和商場佈置裝飾,催谷消費下,出現節日氣氛,傳媒其節日活動有所報導,公眾假期節日遜色。

香港開埠初期1875年,香港政府訂立《公眾假期條例》(Public Holidays Ordinance),訂明元旦、農曆新年、耶穌受節、復活節後星期一、聖靈降臨節(復活節後五十天)後星期一、英王壽辰、8月第一個星期一(夏至與秋分中間英國傳統收割節 Lammas Day)、聖誕節、聖誕節翌日是公眾假期及銀行假期,所以公眾假期俗稱「銀行假期」。

[14] 其後條例經多次修訂,英文名稱改為General Holidays Ordinance。

該條例指明政府部門假期當日停辦公,規定銀行假期當日辦理可轉讓票據有關付款事宜。

值得注意的是,該條例只是政府和商業運作,並無規定僱主讓僱員於公眾假期當天放假,部份僱員可公眾假期放假,是僱主予額外福利。

當時洋人跟隨英國習慣慶祝節日,而華人會慶祝中國傳統節日。

最初華人假期只有農曆新年公眾假期。

英國租借新界後,1899年起港府每年農曆年初二(農曆新年後工作天)宣佈假期,[15] 到1923年,這安排。

[16] 華人其他假日例如冬至、節、端午節、中秋節及重陽節傳統節日及節氣,會進行一些應節活動,但是會放假。

延伸閱讀…

2023年公眾假期- 關於香港

香港節日與公眾假期

20世紀,香港公眾假期增加。

1903年起,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冥辰5月24大英帝國日(Empire Day)公眾假期。

[17] 1912年香港政府認為假期集中上半年,[18] 下半年增加公眾假期,包括10月第二個星期一、最近11月9日(英王愛德華七世冥辰)星期一。

[19] 1912年起政府每年宣佈7月第一個週日(7月1日,如該日星期日,7月2日星期一)公眾假期,[20] 到1923年這安排。

[21] 1930年起9月第一個星期一取代10月第二個星期一公眾假期。

[22]
港府紀念日及節日定為公眾假期。

1920年起洋人和平紀念日成為假期,[23] 取代最近11月9日星期一。

(和平紀念日紀念歐戰1918年11月11日結束,最初定為11月11日,1946年起英國定為11月12日或之前星期日,該日後星期一放假;[24] 1956年起改為11月第二個星期日,該日後星期一放假。

[25])1929年起中華民國國慶日10月10日成為假期。

[26] 1941年起中秋節成公眾假期,取代9月第一個星期一,[27] 取消大英帝國日(Empire Day)公眾假期。

[28]二次大戰1941年日治時期前,華人洋人節假日各自政。

1945年8月30日英國恢復管治香港,節假日習慣得以恢復。

1947年1月10日,香港政府修訂《公眾假期條例》,新制訂假期有1946年已成為假期8月30日重光紀念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台,1950年香港政府宣告該年起,10月第二個星期一取代10月10日公眾假期[29](1955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是10月10日,政府索性該年起假期改為10月第三個星期一[30])。

這些公眾假期主要是政府、銀行業以及銀行業關係密切行業(如貿易公司)採納。

1968年起,節、端午節、重陽節成公眾假期,取代聖靈降臨節後星期一、10月第三個星期一、和平紀念日後星期一,重光紀念日由8月30日改為8月後一個星期一,中秋節假期改為中秋節翌日放假,又額外增加農曆年初三公眾假期。

[31]
1983年起,英女皇壽辰假期由4月21日改為英國官方慶祝日6月第二個星期六,而之後星期一放假。

重光紀念日之前星期六成為公眾假期。

新增兩天假期,取代7月第一個週日及8月第一個星期一公眾假期。

[32]
1983年1997年6月30日英治時期結束期間,香港公眾假期如下(其中9天同時是法定假日,黃色顯示;其中4天英治時期結束後取消,紅色表示,該4天均不是法定假日):
如當日星期日,泛英女皇壽辰假期之前或之後工作日訂為補假日。

1997年6月,英治時期結束前夕,後一次英女皇壽辰公眾假期,為配合7月1日及2日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設香港行政區成立日公眾假期,故英女皇壽辰公眾假期定於6月第四個星期六及緊接其後星期一,即6月28日及30日,6月29日星期日、7月1日及2日,串連成5天公眾假期。

不是法定假日。

英治時期結束後取消。

紀念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勝利及香港重光,英國於同年8月30日恢復管治香港,結束三年零八個月香港日佔時期,中環皇后像廣場和平紀念碑有官方紀念儀式。

1946年起,定於8月30日。

1968年起,改定於8月第一個及後一個星期一。

1983年起,改定於8月後一個星期一及兩天前星期六。

不是法定假日。

英治時期結束後取消,新增性質類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公眾假期(8月第三個星期一)(不是法定假日),雖然同為紀念二戰時日戰爭勝利,但非紀念英國恢復管治香港,而是紀念1945年8月中旬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故日期定於8月中旬第三個星期一。

行了兩年(次),即1997年8月18日及1998年8月17日,1999年起,新增勞動節及佛誕為公眾假期,於政府堅拒增加每年公眾假期,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是公眾假期,名義上重陽節「合併」[33],實為取消,官方紀念儀式改為重陽節在香港大會堂紀念花園舉行。

2015年適逢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宣佈該年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即9月3日,為法定假日,全國放假一天。

香港特區政府做法,同年9月3公眾假期,同時是法定假日(限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定義,1945年9月2日簽訂《降伏文書》翌日,即9月3日)。

公眾假期17天,法定假日11天,法定假日為其中9天公眾假期,2天浮動假期,僱主選擇何時發放,如僱主無明文指定,於英女皇壽辰後第一個星期一及8月份後一個星期一發放。

1950年代1960年代期間,香港有正式公眾假期,但是當時香港經濟模式及就業市場職位分佈,製造業領職業主,基於前述《公眾假期條例》適用範圍問題,大部份香港市民不能夠享有公眾假期。

1962年4月,香港政府遵循國際勞工公約,每年6天有薪假期規定,實施《工業僱傭(有薪假期與疾病津貼)條例》(Industrial Employment(Holidays with Pay and Sickness Allowance) Ordinance),首次為法定假日,規定工廠工作勞動工人、或月薪700港元以下非勞動工人,可享每年6天有薪假期,是農曆年初一、農曆除夕或年初二、節、端午節、中秋節、冬至或隨後元旦(僱主選擇其中1天)。

這6天假期「法定假日」,初期實施時適用對象關係,所以俗稱「勞工假期」、「工廠假期」[34]。

1968年9月,立法局通過《僱傭條例》,同時中秋節假期正日改為翌日,即農曆八月十六日放假,配合華夏傳統中秋節晚上慶祝及賞月。

1974年1月,廢除《工業僱傭(有薪假期與疾病津貼)條例》,有關法定假日條文納入《僱傭條例》內,使《僱傭條例》涵蓋所有僱員,不論是否受僱於工廠,享有法定假日,法定假日數量其後數度增加。

1977年,新增元旦、農曆年初三、重陽節、1天浮動假期(僱主選擇何時發放,下同),即增至每年10天。

1983年,新增1天浮動假期,即增至每年11天。

日校中小學學生而言,泛英女皇壽辰和泛重光紀念日這4天公眾假期中,其中1天鐵定於6月星期一,另3天均鐵定星期六及/或暑假重疊,因此每年鐵定損失3天假期(雖然屬泛復活節耶穌受節翌日鐵定於星期六,但日校中小學學生復活節而獲復活節假期,故此不論)。

1982年及之前 ,所有公眾假期如星期日或其他公眾假期重疊,以下一個工作日補假。

1983年,政府更改了農曆年初一、二、三和中秋節翌日補假方式,這年起,這些假日如星期日重疊,會於該天前,即農曆除夕(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和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補假。

如前述,這種補假方式,可能造成假期損失,且維持了30年,2013年才再有更改。

當時星期六重疊公眾假期(或其補假日),每年可達6天,有3天,耶穌受節翌日、英女皇壽辰、8月份後一個星期一之前一個星期六,均鐵定於星期六。

1992年及1993年例,該兩年星期六重疊公眾假期,上述3天外,1992年尚有節、中秋節翌日、聖誕節後第一個週日;1993年有農曆年初一、重陽節、聖誕節。

即兩年,與星期六重疊公眾假期達上限6天,有1993年農曆年初二與星期日重疊,而以農曆除夕作補假。

故此造成假期損失。

《公眾假期條例》所列假期之外,1941年前香港政府不時頒佈額外假期,製造。

耶穌受節翌日每年定為假期,後來例。

聖誕前夕、12月27日、1月2日,1月2-3日額外定假期;與英皇壽辰、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慶日)、11月11日(和平紀念日)星期六或星期一,假期,但這些安排並非。

香港政府以下日子,定為額外公眾假期。

1887年6月21日,英女皇維多利亞登基五十週年紀念。

[35]
1887年11月9-10日,英女皇維多利亞登基五十週年香港慶典。

[36]
1890年3月31日,英國幹諾和斯特拉森公爵阿瑟親王伉儷訪港首天。

[37]
1893年7月6日,英國約克公爵(後來英皇佐治五世)婚禮。

[38]
1897年6月22-23日,英女皇維多利亞登基六十週年紀念。

[39]
1899年4月17日,新界升旗日。

[40]
1901年2月2日,英女皇維多利亞喪禮。

[41]
1901年5月24日,英女皇維多利亞冥辰。

[42](該年11月11日有英皇壽辰假期)
1902年6月26-27日,英皇愛德華七世及珊皇后加冕。

[43] 加冕病延後,但假期無取消。

[44]
1902年8月9日,英皇愛德華七世及珊皇后加冕。

[45]
1905年12月9日,帆船大賽。

[46]

在〈假日2023年節日表 |香港假期 |2023 |【11月香港節日】〉中留言功能已關閉